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装饰> 正文

建筑施工也可“手机导航”——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全程“无图纸建造”

2025-03-19 10:27:4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孙占锋责任编辑:xmt01

  90米高的“气旋”建筑,竟是通过电脑“算”出来的,而且从设计、仿真到施工全程“无图纸建造”。

  日前,长沙市住建局在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现场调研,感受了建筑行业的数字化革命的震撼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霆支招长沙智能建造,建议长沙以装备制造优势为根基,借助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核心驱动力,在硬件装备系统和软件数字系统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建筑业从“手工时代”迈向“智能时代”,为建设高品质“好房子”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也可“手机导航”——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全程“无图纸建造”

  案例示范:

  “无图建造”打破传统建造模式

  建造一座高约90米的雷达塔楼,如果用传统方法设计、施工,需要多少图纸?答案是约1000张!但是,如此庞杂的工程,却可以从设计、到模拟施工流程、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再到施工全程“无图纸建造”。

  日前,在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现场调研参观时,来自长沙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无不为此惊叹。

  据介绍,该项目是全球首批、国内首例从设计、仿真到施工全程“无图纸建造”的项目,打破了建筑业千百年来的传统。其“气旋”结构就是用电脑“算”出来的,最终确定18度为建筑曲面最佳旋转角;精准算出1059块GRC混凝土外墙板,让气象塔幕墙种类减少30%左右,极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造价。

  中南建筑设计院研发的PLM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三维数字模型实现全专业协同设计、施工模拟与运维管理,彻底颠覆传统二维图纸作业模式。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就是这一平台的典型应用案例。

  “无图建造相当于手机导航,现在靠图纸建造相当于拿着纸质地图开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首席专家李霆解释道,无图建造相当于“有人驾驶、手机导航”,下一步智能建造相当于“无人驾驶、电子导航”。所以无图建造是智能建造的基础。

  路径探索:

  装备系统和数字系统双轮驱动

  “建筑工业化就要在装备系统和数字系统上突破,一硬一软缺一不可,长沙在这方面有基础优势,大有可为。”调研期间,李霆建议用“无图数字建造”赋能长沙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及长沙打造“四梁八柱一底座”推动建立智能建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做法,李霆大师更是频频点赞。他认为,要以低成本来实现高精度、高品质,必须靠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必须靠智能化的高精度,必须靠绿色化的可持续性。“人类无法用手工生产的方式造出‘好汽车’,更不可能用手工生产的方式造出更复杂的‘好房子’。”李霆举例说,同样是装配式造的汽车,窗子气密性比房子高很多,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安装装备的精度高,而只要高精度才能造出“好房子”。

  “长沙有很多优势,三一住工、远大住工等都有机械制造的基础,在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线的现代化、自动化装备提升上仍大有可为,还可以发力研发精度更高的安装装备。”李霆说,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装备系统是智能建造的两条腿脚,现场安装的装备系统相对于两只胳膊和手,而数字系统就是智能建造的大脑。

  李霆表示,建筑工业化、智能化最大的障碍就是建筑行业碎片化问题,尤其是设计、施工分离的问题。“先立后破”,建筑行业要立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工业体系,要破的是碎片化的管理模式、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建设“好房子”。

  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在调研中表示,长沙将从政策端、市场端用系统思维支持产业发展,更加坚定地走建筑工业化之路的信心,并积极推动本地龙头企业与中南建筑设计院深度对接,在重大市政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程中打造长沙的“无图建造”示范项目。(孙占锋)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