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霞
春风拂面,新苇吐绿。在白洋淀的波光潋滟中,一座象征着希望与繁荣的建筑在未来之城悄然绽放。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商务片区的中国中化总部大厦,凭借“金芦苇”的独特建筑造型和150米的第一建筑高度,成为这片热土上的新地标。
在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造要求的指引下,中建深装北方分公司耗时一年半,为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金芦苇”与配套裙楼披上了集合折线玻璃幕墙、遮阳陶棍、铝板、光伏幕墙等13种幕墙系统的华丽“外衣”,让层层簇拥的淀泊芦苇设计得以具象化。
淀泊之畔 金芦苇与真芦苇同框
设立八年,承载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快速生长,正从“新区”转向“创新之城”,如今迎来又新地标,“新”的含义越来越丰富。
中化大厦呈现独特的八角形造型,16根外框钢柱及空中花园露台塑造出建筑拔地生长的体态,立柱向上延伸至塔顶形成“牡丹花冠”形态,与中国中化企业标识相呼应,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种独特的几何形状在施工中需要极高的精度控制,尤其大厦的钢结构外框柱是倾斜向上的,且每一层楼的面积、结构都不一样,增加了不小施工难度。”中建深装北方分公司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经理张戈说,幕墙团队明确高质量建造标准,从设计阶段便引入BIM技术系统对倾斜外框柱进行施工模拟,为施工打开了新局面。
“自2023年8月启动设计与施工以来,项目建设持续高标准推进,如芦苇般在淀泊之畔拔节生长。”张戈细梳每一个重大工程节点:2023年10月,大厦塔身施工图及裙楼施工图审批通过;2024年1月,实体样板验收通过;8月,大厦标准层板块(不含塔吊位)安装完成,11月塔楼封闭完成……2025年4月,项目整体进入竣备阶段,下一步,将全面迎接中国中化千名员工入驻检阅。
一淀芦苇一淀金。芦苇是大自然馈赠给雄安百姓的礼物,金芦苇则是中建深装为雄安新区又一个周年的献礼。中建深装北方分公司建造团队在施工中不计成本、夜以继日、精躬不辍,用最短的施工时间完成了超出2倍的建设任务,让金芦苇与真芦苇同框。
淀泊之智 智能建造技术大练兵
一架无人机正在施工现场上空作业,只见其拖带一条水管绕飞中化大厦,朝着每一块幕墙及连接处不间断喷水。这是3月底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一幕。张戈介绍,为了达到建筑幕墙要求的3级水密性,项目借智能化设备进行防渗水性能测试。以前这是一项依靠“蜘蛛人”完成的工作,项目创新引入无人机代替高危的人力作业,用智能化建造技术为项目增添了一份科技色彩。
智慧建造远不止于此。中化项目标准层采用折线单元式幕墙,16 根外露柱及露台层采用单元式幕墙,顶层塔冠为框架式铝板装饰幕墙及彩釉玻璃幕墙,露台层幕墙采用平推开启扇……在一栋建筑上“雕刻”出十多种形态各异的幕墙系统,施工难度指数级上升, 3D建模、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等施工“帮手”依次上阵助力。
“中化项目是一场对建筑幕墙智能建造技术的大练兵,也是中建深装北方分公司挑战过的难度最高的项目。”中建深装北方分公司副总经理、雄安区域总经理于洋洋说,双曲异型的“牡丹花冠”造型为施工难点之最。
塔冠由16根外框钢柱、8组主花瓣构件、8组附属花瓣构件、1组花蕊构件组成,整个塔冠相交节点复杂,跨度较大且多为曲型结构,双曲构件定位无法找到支撑点,施工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塔冠施工难题,张戈带领施工团队对塔冠钢梁交叉点分段处理,并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给圆管法兰盘支撑位置找到最优解,同时采用3D建模技术,分步施工、分步校核,深化每段钢梁角坐标,确保塔冠“牡丹”璀璨绽放。
装配式建造技术为塔冠施工提供了强大后盾,与雄安新区智能化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幕墙部件均在工厂制作完成后运往工地现场吊装,施工质量及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很多。”张戈介绍。
淀泊之兴 数字化谱写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为雄安新区腾飞插上了一双科技翅膀。中化项目每一根外框柱、每一个板块都是单独建模,BIM技术为精准还原立面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塔冠为例,倾斜的双曲异形幕墙形态需要用大量异形铝板构建,每一块钢件和铝板的角度、尺寸、放线、定位等数据必须准确,只有对每个单元板块进行单独出图,方能保证后续生产、加工、组装、安装。“BIM技术与设计全程对接、相辅相成,无论是下单阶段还是板块加工出图阶段,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实现了BIM与设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张戈说。
此外,中化项目构建了智慧工地云平台,通过智能摄像头等设备进行现场数据的抓拍和分析,为项目施工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各项数字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推动着雄安新区实现智慧建造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淀泊滋养 为建筑披上“芦苇外衣”
雄安新区因水而兴,因绿而美。中化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智慧科技与生态健康的结合体,项目采用固定遮阳设计,通过南向构件遮阳减少夏季幕墙得热,降低空调负荷,仿佛为建筑披上了一层天然的“芦苇外衣”。
发挥大作用的“南向构件”,即折线形幕墙系统,主要是为了适应超高层建筑主楼向上收分的曲线形态,将主体幕墙设计成折线形,有助于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减少太阳直射,加强自然采光并减少眩光,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利用向上折线设置光伏板材,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
此外,大厦立面、廊架及裙楼屋顶铺设了近4500平方米的光伏板材,是国内面积最大的超高层光伏一体化幕墙项目之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45.53%,满足国标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相对节能率高达50.26%。一系列可持续建造理念贯穿全程,展现了中建深装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为嘉奖项目管理团队在创造“雄安质量”过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雄安新区党工委及管委会授予中建深装中化总部幕墙项目2024年度“雄安质量”杰出贡献团队。
白洋淀浮光跃金,雄安文化与现代科技在这里交融;“金芦苇”摇曳生姿,绿色建筑的新篇章在这里起笔。中建深装作为雄安新区新篇章的书写者,将继续以匠心与创新,为雄安新区的未来添砖加瓦。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