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主编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参编的《湿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两部地方标准,在贵州省住建厅官网公示。这两项技术规程的制定,标志着贵州省在绿色建材研发与应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规范依据。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联合行业权威机构共同编制,系统规范了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配制、施工与检验流程。规程明确了机制砂的定义、母岩选材标准及生产工艺要求,强调优先选用石灰岩、花岗岩等坚硬岩石作为原料,禁止使用泥岩、页岩等软质岩类,确保机制砂的品质稳定性。此外,规程还细化了机制砂场的规划布局,要求综合考虑环保、安全、运输等因素,提倡采用皮带运输和干湿相结合的绿色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在混凝土性能方面,规程提出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掺加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技术手段,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等高强度工程需求。
作为参编单位,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在《湿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中贡献了关键技术建议。该规程覆盖了湿拌砂浆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机械化施工及质量验收全流程,特别强调了保塑时间控制、机械化喷涂工艺等创新点,确保砂浆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规程还针对砌筑、抹灰、地面及防水等不同应用场景,分类制定了技术指标,为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提供标准化指导。
近年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长期深耕土木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此前配合贵州省住建厅、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编制《磷石膏自流平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等10项地方标准,展现了其在绿色建材研发中的技术积累。此次主导及参编的两项规程,不仅体现了学院在机制砂和湿拌砂浆领域的科研优势,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科技成果向行业标准的转化。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院长王贵禄表示,标准制定是行业技术进步的基石。希望通过这些规程,引导企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低碳生产,同时培养适应行业前沿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袁 航)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