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一路奋斗练就一身本领 ——记中铁建设华东公司杭州西站枢纽南区站城综合体项目副经理杨通

2025-04-01 09:28:4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赵 洪责任编辑:xmt01

  “杨总,工作很认真,对现场的进度了然于心。”“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白天在办公室找不到他,深夜总能看到他办公室灯火通明。”……这是认识杨通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

  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以“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为座右铭,认真负责、勤奋务实,一路奋斗练就一身本领,他是中铁建设华东公司杭州西站枢纽南区站城综合体项目副经理杨通。

  项目统筹的“推进者”

  杭州西站枢纽南区站城综合体项目是中国铁建技术重难点工程,合同额约78.9亿元,总建筑面积99.51万平方米,共含5栋建筑单体和裙房,整体由四栋200米以上超高层环绕一栋80米高的“云门”组成,其中A塔楼建筑高度320米,被誉为杭州“金手指”,“云门”则被称为杭州未来城市之门。

  “云门”伴着杭州西站与云城而生,是杭州亚运会的配套保障工程,共14层,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总用钢量约3.5万吨。“云门”连廊高度达17.65米,整体跨度约97米,总重量达万余吨,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施工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大等重重困难与挑战,杨通和项目团队一道,科学统筹策划,优化施工组织,组织劳动竞赛,最终实现项目优质高效履约。

  项目团队综合对比分析施工质量、安全、工期等因素后,确定连廊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施工方案。在连廊地面拼装过程中,现场采用6台大型汽车吊定点全覆盖安装作业,2台动臂塔吊不间断供料,辅助充足数量的叉车、曲臂车等循环作业,近300名工人密切配合,日均消耗焊材3吨,日均安装钢结构330吨,最高峰安装量达800吨。最终仅用时35天,顺利完成万吨连廊地面拼装,随后历经18个小时连续奋战,万吨连廊顺利提升到位,整体提升重量创下国内同类型连体结构提升纪录。

  复杂难题的“攻坚者”

  “云门”主体结构顺利完工后,杨通和项目团队一起投入外立面幕墙安装阶段。“云门”整体造型复杂新颖,技术难点密集,在外立面设计上多采用圆角、曲线、转角切割等手法,多数做法和工艺极具前沿性、首创性。除外立面幕墙的五千余块玻璃外,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出彩的“云洞”部位为双层网壳结构幕墙,同样由上万块三角形玻璃拟合成形。

  “‘云洞’四周的上万块玻璃,每一块的大小、形状、角度均不相同,个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杨通说,“每一块玻璃都有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一样。”

  为了保障材料的有序供应,杨通组织人员,对材料、构件进场时间控制精准到天,采用“菜单式”制作、发运模式,严格控制材料“生产与使用”平衡,做到“构件不堆积,成本少积压,施工更有序”,有效保障施工进度。

  项目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云门”主体结构、连廊整体提升、外立面亮相及塔楼主体结构封顶等重要节点目标,“云门”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团队成长的“引路者”

  “新铁兵是企业的希望,企业的未来,要用心用情把他们培养好,只有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了,企业的明天才会更好。”作为一名项目领导班子,杨通始终将传承视为己任。

  “到施工现场,要将自身安全摆在首位,绝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要带着问题、目的、带着思考去施工现场,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漫无目的地去现场。”……工作间歇,杨通总会把近两年新入职的员工喊到一块,语重心长地和大家进行交流。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优势,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师父总是叮嘱我要勤思考、勤跑现场、勤提问、勤总结,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为项目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杨通的徒弟梁聪说道。在杨通的指导下,他的徒弟们逐渐成长起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项目管理中坚力量。

  “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是杨通说得最多的话,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动地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成为大家眼中值得信赖和学习的榜样。(赵 洪)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