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为促进消费提供了全面指导。该行动方案明确了30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方面,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方案》的发布,为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创造了更优的环境,包括公积金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发布,将进一步增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动力和行情提振能力。
加大房地产市场支持力度
《行动方案》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主要是释放年轻人、新市民的租房买房需求,以及保障房需求和老市民的换房需求,这也是我国大城市结构性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大部分城市居民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城中村和危旧房中的住户作为未来住房消费的核心群体,基本的居住体面性、健康性还不能充分保障,因此,推动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是释放这部分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
《行动方案》还提出,“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人才住房和学生宿舍,能够尽快解决城市新增的住房需求,让这些需求主体通过住房在城市扎根落户,安顿落脚。在城市稳定了,相关的消费也会带动。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促消费政策大多聚焦于发放消费券、减税降费或涨工资等直接刺激手段,此次将稳楼市纳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显示出政策思路的转变与深化,也是基于对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问题的深刻观察。
但是,这种变化也并非突如其来。就在此前的全国两会上,“稳住楼市”即已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而在两会期间的国是讨论中,亦有不少代表委员将稳股市楼市与促消费挂钩。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就建议通过设立10万亿楼市稳定基金,给予市场明确的积极信号和信心,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能够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不再持币待购和观望。
稳楼市,本质上是宏观调控中对资产价格重视度的升级。而其之所以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是因为股市和楼市不只是两大交易市场,同时也是我国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深远影响,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来看,今年前两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加了1.3%和7.1%,重点城市新房销售正在逐步改善。
优化升级住房公积金政策
从已经出台的措施看,住房公积金优化调整新政包括扩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减少了限制,以及提高贷款额度等。专家分析,这也将成为未来各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重要方向。
近日,深圳、郑州等地就相继对住房公积金进行了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并减少限制,同时还提高了贷款额度。专家指出,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的延展将降低民众租房购房成本,进一步提振住房消费。
于3月24日开始实施的深圳住房公积金新政明确,个人申请最高基础额度从5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家庭申请最高基础额度从90万元提高至110万元。同时还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情形和比例,符合多种上浮情形可累加上浮比例,最高上浮110%,个人最高可贷126万元,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这一调整覆盖了深圳楼市的主力购房群体。
河南也将住房公积金从贷款门槛、额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升级。郑州市区内购买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从100万元提至120万元,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144万元。同时,还放宽贷款限制,调整后大户型也可申请贷款。广西桂林近日明确,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15%,进一步降低了购房门槛。
专家分析,多地已出台的住房公积金优化调整新政,将成为未来各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认为,这一次公布的行动方案里明确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会出现相应下调,这释放出一个明显支持住房消费的信号,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更多居民家庭,特别是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房行为。
此外,《行动方案》还明确要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不仅可以用来还贷款,也可以用来付首付。去年以来,广州、杭州、黔南等超过100个城市已经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支付购房首付款。专家表示,行动方案公布以后,会有更多的城市推行政策落地。
据了解,目前5年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首套2.85%、二套3.325%。在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之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适时降低将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