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了解到,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下称“光明计量院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开展二次结构及机电安装施工。
据了解,光明计量院项目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由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区,总建筑面积68353平方米。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项目负责人潘东介绍说,项目建设过程中首次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C-SMART)、光储直柔系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PV)、模块化机电安装技术(MiMEP)等多项前沿建筑科技综合集成应用,探索建筑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例如,项目采用自主研发高度集成的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时接入工程相关各类数据,实现对施工进度、人员、物资、安全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综合监管,大幅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精细化、质量化及可视化水平。施工现场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可直接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项目创新应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方式。在瑶光楼宿舍单元建造中采用C-MiC体系,将宿舍单元拆分为32个功能齐全的模块。混凝土单体模块重量近45吨,为模块化建筑史上之最。每个模块如同一间酒店式宿舍,在工厂内完成结构体系、机电管线、卫浴装修等建设内容,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吊装。
据悉,项目7栋建筑的落位因山借势,鸟瞰形状像新莽时期的铜卡尺,具有计量文化代表性,而且建筑定位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因此,项目别出心裁地以“北斗七星”的七颗星来命名每栋建筑,分别为天枢楼、天璇楼、天玑楼、天权楼、玉衡楼、开阳楼和瑶光楼。(李晓旭 王泽勋)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