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周颖峰 推进产教融合 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5-03-11 10:42:06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xmt0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仅为26%,与发达国家40%以上的比例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缺口更为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周颖峰 推进产教融合 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总体来看,企业参与动力不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周颖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了自己的关注。

  在他看来,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支持建立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制定《产教融合促进法》,解决政策碎片化,明确教育、人社等部门的协同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给予税收优惠、专项激励等政策支持。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机制,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培养模式。推行“双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指导实践。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互认。

  第二,支持西部地区工业城市实施“工匠城”建设,形成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集中区。西部地区不仅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纵深,以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基础,在国家层面推进“工匠城”评价体系和政策集成,通过产业扶持、加强高层次职业教育等全方位、多层级的资源加载,建设区域性高层次技能人才聚集区和供给站,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支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人才协作机制,提升高技能人才匹配和有效供给。支持在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上先行先试,优化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布局,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通过设立绿色通道,解决外事审批时间长、往来通关手续复杂、教学人员出国次数受限且停留时间短等问题;解决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限制,设施设备无法投放到合作国(校)开展交流合作办学等系列问题。进一步强化地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广度、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以及高水平开放合作。

  第四,支持优化高技能人才管理机制和培养路径,激发技术创新的荣誉感、主动性。进一步推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及岗位使用制度,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推动企业建立技能等级与薪酬晋级挂钩制度,探索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制度,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构建待遇、荣誉等全方位激励机制,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展新兴工种新技能评价认证,填补政策空白。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