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民群众的宜居水平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的旧改、危改工作,大量社区改造和综合整治项目对人民的住房条件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在全国各大城市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带来了关于探索“住宅合作社”模式,打好老旧小区攻坚战的建议。
据了解,“住宅合作社”理念是吴良镛先生1987年在中国首次提出的,是通过集体拥有和合作管理,减少中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更公平、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吴晨表示,去年以来,他们配合武汉青山区二十一街坊的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积极推动践行“住宅合作社”理念,大胆采用由小区居民、产权单位发起成立“住宅合作社”,与开发企业合作,实现小区“原拆原建”改造。自去年底启动项目以来,不足半年时间,134户居民已全部签约腾退完成,现在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在青山区二十一街坊改造过程中,通过组建联合社、民主决策、总建筑师制、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了新时代“住宅合作社”模式。
在青山区二十一街区的改造过程中,吴晨总建筑师团队在居民最关心的户型平面方面更是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从居民切实的使用需求出发,考虑不同户型的特点,做到“一户一方案”,每套户型都有自身的亮点,从平面布局、功能分区、通风采光、视野朝向、流线组织、保温设置、飘窗赠送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研究,并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与联合社保持密切对接,积极听取居民的意见,对方案进行反复研究、打磨,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尽量满足居民的所有需求。
危旧房改造是个系统工程,街道工作专班在一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快签约,市领导、市级部门在土地变性、规划调整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区直各相关部门同步开展土地交易、规划报批、项目立项、项目报建等,武钢集团对其产权房屋、基金出资等问题大力支持,真正做到整合居民、政府及企业的资源和力量。
当前,各大城市以“原拆原建”方式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以“住宅合作社”为代表的实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老旧小区更新在组织机制、资金投入、居民搬迁等实施难点问题,打通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居民参与、多元共治路径。吴晨建议以各地“原拆原建”标杆项目为基础,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迫切需求,“以例促策”形成一套适用于危旧楼改建,可操作性强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居民共治的方式,加力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让老百姓过上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