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国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保障,建筑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影响建筑建设效率与质量,是衡量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依靠人工,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建筑工程管理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更是成为必然。
建筑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人们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各环节,以为其管理决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支持。建筑企业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等渠道采集涵盖采购商、供应商及施工方等多主体的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完善的供应链数据库,为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云计算则通过其强大的云服务与算法分析功能,帮助建筑企业集中处理项目相关的海量信息数据,便于供应链上各环节参与方互联互通。另外,建筑企业还可将云计算与BIM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共同平台,供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如此可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供应链韧性。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则常被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人们利用物联网系统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建材及人工等进行监管,并利用算法分析这些资源的最优调度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期望。
目前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项目工程自动化。从工程规划到施工及运营管理等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参与。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出现变革,甚至可脱离人工依赖,实现系统自动化。如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设计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等软件来自动完成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师只需打开BIM软件,点开操作面板,选择相应的绘制工具,即可快速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如此便可绘制三维立体建筑模型,便于全方位展示。项目管理人员可按照该结构模型计算所需建筑材料与调配工人数目等数据,并通过企业信息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对接,快速完成材料购买与物流运输工作。施工时,施工人员可操作智能化机电设备进行施工,如智能施工升降机、智能视频监控器、智能定位终端等,实时获取并分析施工现场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检测。
二是沟通协作最优化。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施工环节,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都大幅提高了各环节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如设计阶段,除设计师外,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等相关者也可通过BIM软件参与设计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供设计师参考。设计师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合理调整设计方案,以满足所有利益方的需求。建筑企业也可利用供应链平台与供货商、物流方及施工团队等人员进行沟通,在获取最新信息的同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采购及仓储管理方案,降低项目造价成本,构建产业链协同网络,为企业后续开展项目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管理风险最小化。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很容易遭遇多种风险,如安全风险、成本风险、合同风险、质量风险等,这些风险一旦爆发,可能导致进度延误、成本超支及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十分必要。而引入新兴技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可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如利用云计算算法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可评估其中的安全风险;利用搭载信息技术的无人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建筑的时间风险与质量风险;利用智能化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另外,云计算平台还可利用信息化系统生成风险管理报告,为企业上层领导了解该项目风险情况,以及调整后续项目策略提供有效参考。
总之,信息化时代,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发展,项目本身管理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也得以提升,大幅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张钦荣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助理工程师)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