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重大交通工程畅通经济循环

2025-02-18 09:31:2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齐 慧责任编辑:xmt01

  春节假期刚刚过去,在全国各地交通部门的努力下,依托我国日臻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春运人流、物流运转保障有力。与此同时,各地交通重大工程建设力度不减,长江沿线公路、铁路建设如火如荼,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重大交通工程畅通经济循环

  有力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

  2月2日,在上海务工的湖北天门籍居民陈军开车带着家人,行驶在春节前通车的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上,到武汉亲戚家拜年。“这条高速公路通车后,再也不用担心走沪渝高速或武荆高速堵车了,节约时间,出行心情更舒畅。”他说。

  沿江干线公路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长江沿线国家公路省际待贯通路段建设,提高普通国道技术等级和安全服务水平,推进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建设,有助于构建完善长江干流贯通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预计到2028年,东西畅通、南北互联、便捷顺畅的沿江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长江经济带主要交通干线通行能力、路网系统韧性和功能可靠性、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运输成本持续下降,人民便捷出行需求和货物高效流通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两重’等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迎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升级的重大契机。”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樊一江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黄金水道,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综合协同,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服务效能、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拓展超大规模内需空间、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国际要素资源便捷流转、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助推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1月15日,在广西百色右江区,随着挖掘机铲斗将迎山2号隧道掌子面最后一层岩土打通,新建黄桶至百色铁路全线首座隧道顺利贯通。在广西百色乐业县,黄百铁路的另一条隧道——老山隧道掘进作业同样加快推进,运渣车、挖掘机来来往往,风枪钻孔作业的响声震耳欲聋。

  黄百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云桂铁路广西公司黄百铁路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包其福介绍,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届时四川成都等地的货物通过钦州港出海的距离,将由现在的1697公里缩短至1440公里,对于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体运输能力,更好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主动对接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争取新开工黔桂增建二线、文靖铁路、南钦增建二线、南宁站和南宁南站改扩建工程5个项目,开通运营南凭高铁崇凭段,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不断填补西部铁路‘留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达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7年增长。今年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10万多标箱,同比增长超30%,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连年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对进一步提升通道运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加强“软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产业,在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空间、畅通内外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保障国家重大安全的重大交通项目,既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新质生产力孵化培育和拓展应用的重要承载平台,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精准拉动内需、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发力领域。”樊一江说。

  此前,在“两重”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交通建设在“硬投资”方面成效明显,项目建设推进迅速。从单个交通方式看,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从局部交通网络看,沿江铁路、沿江干线公路、沿江机场建设同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各种交通方式的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硬投资”之外,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交通基础设施还要在“软建设”方面发力,做好政策、规划等方面的完善工作。

  政策上,要持续细化完善各交通运输方式“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中央、地方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规划上,持续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快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体制机制上,加强统筹协调,统筹各地资源,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完善公路、水运项目贯穿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应急处置等各环节、全过程的安全建设监管。(齐 慧)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