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2025-01-21 10:12:2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林 斌责任编辑:xmt01

  本文针对混凝土地坪裂缝控制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塌落度、界面剂、抗裂措施对地坪裂缝的影响,提出不同厚度地坪裂缝控制的有效方法,提高地坪施工质量,减少后续地坪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为大面积混凝土地坪裂缝控制提出新思路。

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大面积细石混凝土地面的优势

  细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的最大粒径≤15mm的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细石混凝土不能进行火山灰质水泥的使用,砂需要中粗砂(粒径在0.3~0.5mm之间)。细骨料、粗骨料的含泥量,则分别需要控制在≤2%和≤1%的范围内,混凝土强度要在C20以上,具体用水需要以可饮用天然水或自来水为主,最为适宜的含砂率需要控制在35%~40%之间。每立方米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要在330kg以上,其中需注意水灰比的控制,最好在0.55以下,而灰砂比也需要及时关注,最好控制在1∶2或者1∶2.5。

  对于细石混凝土的应用,其优势是较为显著的,而在我国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发展中,细石混凝土的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关键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细石混凝土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这种混凝土的应用是不需要进行振捣的,这就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明显缩短,而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也有明显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

  细石混凝土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增加,由于不用振捣,所以就可以进行多种密集配筋结构、形状复杂结构、薄壁结构等的建筑成型。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因为混净土的浇筑施工需要振捣且较为困难,往往无法实现较为复杂结构的浇筑。

  工作环境及其安全性的优化和改善。由于无振捣噪声的干扰,相应操作人员也就无须进行振动器的长期手持,其“手臂振动综合征”的症状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规避了振捣作业进行中对模板造成的磨损。

  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改善,基本不会有蜂窝麻面、气泡等情况出现,这就意味着表面修补工作也就不需要进行,同时,能够将模板表面的造型、纹理等进行更为逼真的显示或呈现。

  及时降低具体工程的整体造价,并保证环境对噪声产生的限制以及施工速度的提升,从而保障了施工质量,降低了人工等多方面的资源成本。

  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对搅拌机造成的磨损。

  大面积细石混凝土的整体楼地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1.工程概况

  目前国内地下室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对平整度、美观、整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地坪面层多采用环氧地坪或者耐磨地坪。然而混凝土基层开裂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地坪的平整度和美观度,还会影响地坪的使用功能。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以某市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例,进行其具体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该工程是某市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内容,位于大型超市、商铺、会所围绕起来的中心区域,总建筑面积为22400㎡。该工程是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地上13层,地下一层,其层高为5.3m。

  2.可行性分析

  本文主要是对大面积混凝土地坪裂缝问题的产生进行良好的控制,并提出新思路,对界面剂、坍落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则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阐明:一是配筋细石混凝土地坪、钢纤维地坪施工技术已较为成熟,试验检验技术能够测量到裂纹长度、深度、基层的粘接强度;二是目前商品混凝土技术较为成熟,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的配比可以较为准确地配置。不同种的界面剂也已在地坪施工时广泛应用。原材料容易采购,且能做到单一变量原则;三是本项目地库面积大,且业主对细石混凝土地坪工程的质量、后期维护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四是大面积混凝土地坪裂缝空鼓后期的维修较为麻烦,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维修后地坪面层感官不理想,严重影响后期地坪的使用功能。

  3.关注重点

  (1)混凝土坍落度高低对地坪开裂的影响

  对比不同坍落度下相同混凝土强度试样样板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可以分析混凝土坍落度对地坪裂缝的影响。在实际进行上述目标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不调整骨料级配,通过调整水灰比来调节混凝土坍落度;二是确定试验样板尺寸大小及位置,合理的试样尺寸不仅能够反映试验的差异,也能够减少试验成本;三是试验完成后统计不同样板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总结坍落度对地坪裂缝发展的影响。在实际进行混凝土坍落度高低对地坪开裂产生的影响研究时,需要对以下3个环节进行重点关注。

  第一环节:按照1m×1m、2m×2m、4m×4m的试样尺寸,为每个试样尺寸做50mm厚的地坪样板3个、100mm厚的地坪样板3个,共18个样板。样板采用同一批混凝土浇筑面层收光,并分别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记录样板裂缝长度和最大宽度的数据,观察不同厚度地坪的裂缝最合适的样板尺寸。

  第二环节:确定好样板尺寸后,通过调整水灰比,配置100mm、140mm、180mm、220mm这几种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按照50mm、100mm的地坪厚度进行正交试验。每组试样3块,共24块试样,并分别在第7天、15天、30天、60天记录不同样板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总结坍落度对地坪裂缝发展的影响。

  第三环节:统计裂缝时将试样表面洒上水,浸润整个试样,然后用风机吹干表面,这样可以观察到试样中的微裂纹。在每块试样裂缝宽度较大的位置进行钻心取样,统计裂缝深度,以及不同坍落度骨料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

  (2)不同抗裂措施对找平层裂缝的控制

  分析不同抗裂措施的优劣点,通过不同抗裂措施的组合弥补单一措施缺陷,优化抗裂措施。具体需要践行以下三方面:一是分析不同抗裂措施对地坪裂缝控制效果的差异;二是通过对不同抗裂措施优劣点的组合,针对不同厚度的地坪提出优化的抗裂措施;三是综合坍落度及界面剂的影响评估新的抗裂措施对地坪裂缝控制提高的效果。

  具体的研究过程与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分别采用A4@200钢丝网片、A8@200钢筋网片、20kg/m3参量的钢纤维三种防裂措施与50mm、100mm两种地坪厚度进行正交试验。每组试验3块,共18块,坍落度取最不利值,记录每组试验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分布规律,总结不同抗裂措施的优劣点。二是钢丝网片和钢筋网片形成整体的骨架可以提高地坪整体的强度,而钢纤维均匀分布在地坪混凝土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坪微裂缝。为此,将钢丝网片(A4@200)、钢筋网片(A8@200)与钢纤维(20kg/m3参量)进行组合,与50mm、100mm两种地坪厚度进行正交试验,坍落度取最不利值。每组试验做3块,共12块,记录每组试验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分布规律,统计裂缝控制的效果。三是使用最优的坍落度、粘接剂、裂缝控制方案与50mm、100mm两种地坪厚度进行正交试验,每组试验做3块,共6块,记录每组试验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分布规律,统计最终优化方案裂缝控制的效果。

  (3)界面剂的使用对地坪空鼓的影响

  研究常用的两类界面剂对地坪空鼓控制效果的差异。具体流程包括:不同界面剂及其比例的界面剂做正交试验,最后分别测定其粘接强度,分析不同界面剂和比例的界面剂对粘接强度的影响;通过不同坍落度和界面剂的正交试验分析混凝土试样的空鼓率、裂纹长度、宽度。

  实际研发的内容为两方面。第一,购买成品界面剂,分别按照产品说明书比例配置0.5倍比例、正常比例、1倍比例界面剂。不同材料和比例的界面剂各做3块150mm×150mm×50mm厚试块,共18块,坍落度相同。最后分别测定其粘接强度,分析不同材料和比例的界面剂对粘接强度的影响。第二,选择两种材料合理的界面剂比例,通过不同坍落度(100mm、140mm、180mm、220mm)与不同界面剂的正交试验(50mm厚试样),每组试验设置3块样板,统计分析各试样的空鼓率、裂纹长度、宽度,共24块。

  4.质量管理控制

  (1)施工技术人员的到位和素养提升

  对于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的到位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正式的施工前,要对规范文件以及图纸等及时了解,要与施工单位探讨相应图纸及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后期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沟通的顺畅。相应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或者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切实把握、解决施工现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形成规范的文件,保证整个工程后期的顺利实施。此外,技术人员也要对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的实际施工环节进行及时把控,掌握施工的重难点,及时指导相应施工工作的进行,进而缩短整个施工的工期,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技术人员本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十分关键,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发展,管理层要充分了解当前的发展情况,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项目经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员工,这才能提高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此外,企业应对干部加强监督和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及奖惩制度,从而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制度严明,奖惩有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以高素质水平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将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人员纳入日常管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更加认真地对待各项施工任务。企业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具有积极的态度,定期进行思想、技能教育,完善职业行为评价体系。与此同时,组织安全培训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有效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是难以做到全面监管的,这就导致安全风险出现的频率会增多,而通过现场专业的安全培训,就能够使现场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迅速提升。

  (2)监理单位作用的发挥

  在进行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监理单位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对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视,分析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各个步骤与环节,明确整个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进行监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也要与施工团队及时沟通,帮助施工团队梳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3)施工方案的合理规划

  施工方案的规范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一定要将整个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实际环境状况、地理位置等进行及时的探查之后,再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同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施工现场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把控好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施工特点,进而不断进行施工方案的规范与调整,以便更好地指导相关工作。此外,施工单位要重视工期的要求,施工方案的规划设计要将工期的进度要求及施工的质量要求结合处理。

  (4)施工过程监督的强化

  打好基础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整个基础施工的过程一定要实行实时而严密的监控。对于一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问题也要加以重视,把科学的监控体系充分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防微杜渐,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监控与管理,是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的产生。在进行施工监管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对违规行为及不合理操作要及时整改,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完成与设计标准相符合的任务。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对于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周密的检测,与相关规定进行及时的对比,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与相关规定相符;还要及时检查施工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作,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合理使用与操作,将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5)引入BIM技术保证质量控制

  BIM实际是一种工程物理与结构特征的数据表示,是一种能够获取工程数据的信息工具,能够为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拆除的整个寿命期内的各种方案提供数据基础,而在项目的各个层次,参加人员能够根据身份不同使用BIM技术插入、获取、发布数据。BIM也是一种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整合建筑行业已经在使用的CAD、CAE与可视化等技术,使相关专业技术软件的数据成果在BIM系统中存储、交流和调用。融入这个技术,能够把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的内部结构曲线统计信息直观建立为一张三维空间的立体数据分析信息图表,从而完成各个项目的设计、投标、资金运用、施工管理等各个工作时间阶段的沟通协作与数据分析的交流。在BIM应用模式的支持下,施工方能通过质量控制的限定应用要求对特殊工程应用范围数据结果进行相关信息筛选,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体施工的信息收集检索和数据查询的效率和精准程度。这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进行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有效规避或者杜绝多种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大面积细石混凝土地面的优势、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两个角度出发,重点阐述、强调了混凝土坍落度高低、钢筋+钢纤维可以有效控制开裂等对于实际施工的影响,并针对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大面积细石混凝土整体楼地面施工的建设工作提供有利参考。(林 斌)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