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铁南玉段建成通车,对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广西“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有深远意义。
作为参建团队,中铁二十五局在其钢轨铺设施工过程中秉承“品质铁建连通世界”的核心价值理念,从速度、精度、高度“三维度”出发,为提升轨道工程管理经验、施工安全质量、智能化运用等提供了“铁建方案”,聚力打造高铁品质示范工程,助推项目建成人民满意高铁。
提速工期展现“速度”硬功夫
在南珠高铁南玉段轨道铺设作业中,面临着线下断点多,有砟线路路基转序滞后,施工过程中轨道工程与土建、“四电”同步交叉施工、施工便道不具备等困难,原本的“马拉松”长跑变成了“百米冲刺”。
2024年初,在面对六景郁江特大桥、六律邕江特大桥调索、沉降观测等工序滞后,无砟道床迟迟打不开施工局面的困境,为保证小里程端60公里的长轨铺设任务,项目技术团队现场研讨,面对传统的“减振垫+道砟+混凝土枕+木枕”方案,成本高、混凝土枕自重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搬运难且完工后拆除困难大。
经过团队多次在现场调查论证并协调各方单位,在做好道床基础保护基础上,提出采用“木枕+短轨+轨距杆”临时过渡2.4公里,打通铺轨通道完成小里程铺轨任务,间接为站后专业提供了通道作业面,且木枕对道床底座板的损伤几乎不计,优化方案后节约成本近200万元,工期缩短2个月,顺利破除了施工困境,
以“快”字当先,优化工序衔接、缩短管理链条、科学分配作业区、有效调配人、机、料等资源,项目团队不断刷新铺轨施工“加速度”,高峰期日均铺轨达到12公里,做到场地移交一段、钢轨铺设一段,以“多点连线”的方式抢抓施工节点,提前完成了六景郁江特大桥至玉林北段277公里长轨和47组无砟道岔施工及正线、站线396.74公里铺轨任务。
技术优化成就“精度”品质标杆
六律邕江特大桥、六景郁江特大桥、百合郁江特大桥为项目三座控制性工程,三座主桥全长共计960多米,其中百合郁江特大桥为世界上已建成时速350公里最大主跨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钢箱-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斜拉桥结构的挠度若有偏差将叠加到轨道工程,直接影响行车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铺轨前必须严格控制调索工作,沉降观测值控制在2毫米内、波动幅度小于3毫米。
为了补偿因温度影响轨道和桥梁之间的不同长度变化,项目在铁路桥结构上安装研线0706(20NY)-350Tps钢轨伸缩调节器,该调节器可根据大桥受温度力、制动力、加速度力、温度等引起长度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节控制长度变化范围,以维持线路顺畅。
“千里钢轨两地一线牵”,事实上是项目建设团队将一根一根500米长钢轨相连,“表面光泽发亮、抚摸光滑平顺”这是对钢轨接头的要求。施工中,接头由技术团队采用先进的移动闪光焊机多点同步施工,保证接头平直度控制在0至0.2毫米内,毫米级的误差减少列车运行通过接头出现颠簸现象,实现高铁运行中“硬币屹立不倒”的平稳性,大大提高乘车的舒适度。
智能配置守护“高度”安全作业
项目建设团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在南珠高铁南玉段铺轨作业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铺轨作业点多、分散,轨行区长、交叉作业多,项目管理团队将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通过创新技术,借用移动WIFI、无线网桥、无线网格网络、超宽带测距等多种无线技术搭建智慧调度中心,实现工程车动态定位、轨行区实时监测。此外,根据智慧系统显示的现场施工密度,合理调配铺轨作业区域,错峰作业,减少安全风险。
“0433,你们驶出隧道没?”这是智慧调度中心与运载长轨列车司机的对话,屏幕实时显示列车正在隧道内移动,调度中心借无线电波核实位置,时刻守护着轨行区安全。
在智慧调度中心,8平方米LED屏幕前,值班人员24小时轮值,现场情况直观展示,可以做到早发现险情、早发出预警、早消除隐患,安全管理实现智能化、专业化、信息化,一站式“千里眼”全天候守护安全,铺轨作业全过程实现零安全事故。(龙敏 黄诗伟)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