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举办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还是城市文化和形象的重要标志。在美学视域下,体育建筑的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建筑本身的审美价值,还影响着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体验。基于此,城市规划主体需立足美学视角,探索体育建筑的空间设计创新策略,提升体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
一、在建筑外观形态设计方面
体育建筑的外观形态设计不仅要满足举办体育赛事的功能需求,还要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并吸引广大用户。例如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子体育场的外观形态,其所遵循的未来主义设计理念使其成为了人们心驰神往的目的地。在美学视域下,在体育建筑的外观形态设计中,设计师需结合美学原则合理运用美学元素。例如,设计师可基于动态与静态平衡的原则展开设计,如设计开放性体育场时,场馆外型可采用曲线和斜面实现动态的流线设计,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轨迹,营造强烈的运动感;而在观众席和休息区,则可采用更静态的设计元素,如平直的线条和稳定的几何形状,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这种动静对比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冲击力,还满足了不同的场景使用需求。在体育建筑视觉形态的具体设计上,设计师应结合地方文化、传统视觉符号等元素,设计出兼具美感与特色的体育馆外观。北京的鸟巢体育馆就是典型案例。鸟巢体育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源于“鸟巢”这一形象,它不仅象征着温暖与包容,也蕴含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呵护。独特的钢结构交织设计,不仅使其在形式上充满艺术感和现代感,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编织工艺的巧妙运用。再以开封体育中心为例,其建筑轮廓来源于开封本土传统工艺宋瓷当中的碗,建筑细节则模拟开封市花菊花的花瓣纹理,组合形成精致细腻的建筑质感,实现了美感与文化特色的统一。最后在体育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设计师还可使用先进的立面材料增强建筑外立面的视觉效果,比如慕尼黑安联球场就采用了ETFE膜材料,使其外观在不同光线下能够呈现多种色彩层次,引人注目。
二、在建筑内部格局设计方面
体育建筑的内部格局设计不仅关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关乎用户在体验场馆的审美体验。在功能区设计方面,设计师既要确保体育建筑的室内空间得到高效利用,也要让各功能区排布合理,为用户提供视觉舒适感。例如上海浦东足球场的功能区划分就非常明确,运动区、观众区和后勤区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并且设计师通过运用不同色彩界定功能区,使整个场馆的室内空间和谐而灵动,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统一。此外,基于体育建筑巨大的人流量,设计师需要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视觉开阔性。例如,再雅达体育健身中心的设计中,建筑被视作收纳景色的“容器”,位于二层的游泳池被设想为一个悬浮的盒子,嵌于建筑体量之中,构成了鲜明的入口形象,而泳池又分为室内与室外两区,连成一片近50米长的深远水面,设计师为了强化通透感,室内泳池区的水面标高以上皆设计为玻璃面,6米宽的玻璃单元以悬吊外框的方式固定,以最大程度上确保用户视线不受阻碍,提高空间的视觉舒适度。在内部采光上,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基本的光照功能,还需要考虑艺术性和舒适性,例如在比赛期间使用明亮的白光,以确保场地清晰可见性并保障比赛的公正性。而在休息或表演期间,则可以使用多彩的灯光打造富有动感的视觉效果,并增强现场的娱乐氛围。此外,智能灯光系统的应用使得光线的强度和颜色可以根据不同的赛事阶段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灯光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三、在建筑室内装饰设计方面
室内装饰是体育建筑空间美学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设计师应结合体育场馆的使用特征,合理设计室内装饰,提升场馆氛围和用户体验。设计师也可以使用主题式设计思路,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室内装饰设计,通过设计独特的视觉标识和装饰元素,增强建筑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氛围,为体育建筑创造独特而统一的视觉体验。以杭州森与海体育馆为例,该场馆内部使用了森林和海洋的图案和颜色,还使用木纹材料模仿了森林的质感,并利用水波纹装饰和蓝色调灯光模拟了海洋的观感,营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点明了“森与海”主题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在色彩搭配上,设计师需要在考虑体育项目特性及场馆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色彩搭配带给用户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红色和黄色可以增强运动场地的动感,而蓝色和绿色则适用于休息区和康复区域,可以帮助运动员放松身心。设计师还可以在室内添置与体育文化相关的装饰品,如与体育相关的艺术品、纪念品和历史照片等元素,凸显体育建筑的主题和身份。如在走廊和休息区展示著名运动员的肖像、比赛精彩瞬间的照片,或与特定体育项目相关的雕塑和装置艺术。体育文化装饰提升了体育建筑的空间美学价值,最终提升了整体的空间使用体验和视觉效果。
在美学视域下,体育建筑空间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形态、结构和材料的突破上,更体现在对空间氛围、使用体验和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上。设计师需要在结合体育建筑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美学元素,让体育建筑突破传统的功能限制,成为传承体育文化、激活体育激情、传播体育精神的艺术品。(曹晗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体育部)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