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公司承建的海南科技馆项目幕墙工程顺利完成施工节点,标志着这一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的省级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工程包含科技馆主体建筑、天象馆、风雨连廊及室外科技文化广场等建设内容,其中幕墙施工面积达6400平方米,其高质量完工为项目整体投用奠定重要基础。
自然与科技的时空对话
项目主体建筑以"DNA双螺旋"为设计灵感,地上五层与地下一层的立体空间内,通过贯穿五层的螺旋坡道构建"云端观景台-雨林探秘-科技遨游"三维游览体系。建筑主体高度达42米,螺旋坡道以6%缓坡率盘旋而上,串联起热带生态展区、航天科技展厅、深海探索馆等12个主题展区。幕墙系统创新融合原始雨林肌理与未来科技元素,外立面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渐变穿孔铝板,模拟雨林叶片的光影韵律;远观呈现银色反光体悬浮于丛林之上的视觉效果,其曲面幕墙与周边红树林湿地形成"科技之眼"的隐喻意象。720°观景平台延伸自风雨连廊,采用无立柱悬挑结构向外延伸9米,钢化夹胶玻璃地面与智能雾化玻璃围栏相结合,使建筑本身成为诠释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沉浸式展品。
惊叹的螺旋幕墙结构
建筑外立面采用具有三维曲面成型特性的FRP(玻璃钢)材料,843片异形面板组成流动上升的螺旋结构。针对海南高温高湿气候特性,面板特别设计开缝系统与导水槽,同步解决防水排水需求与外观完整性。幕墙系统涵盖外立面玻璃幕墙、金属屋面、中庭天窗、屋面铝板等多元子系统,施工团队运用全站仪测量放线、BIM建模下单等技术,精准控制复杂部位安装。
攻坚超大玻璃安装
面对双曲龙骨连接部位存在的大量二面角难题,项目团队实施参数化设计优化龙骨形态,采用大型吸盘车分段吊装作业。在13米×2.6米规格、单块重达4吨的超大玻璃安装环节,创新应用三维扫描+BIM逆向建模技术,通过吊装路径模拟确定最佳安装角度,并研发特制换钩工具破解受限空间吊装瓶颈。
作为海南省会城市重要文化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区域大型科技文化设施空白,预计年接待量可达百万级。场馆配置78项沉浸式互动展项,包含国内首个热带生态数字穹幕剧场和南海深潜模拟系统,其科普教育容量较传统场馆提升3倍。
通过提供融合科普教育、科技体验的新型公共空间,该项目将联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三亚深海研究所形成科创走廊,构建"陆海空"立体科普网络。运营后预计每年举办国际科技论坛20余场,孵化科技文创企业30家以上,带动周边商业体量增长15万平方米。作为自贸港科技文化新地标,该项目将有效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助推自贸港科技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丁洪亮)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