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2024-08-12 10:39:54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xmt02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近40位书画艺术家慕名来到位于郑州商都遗址旁的亳都·新象项目观摩交流。大家在探访了项目内精美的仿古院落后兴致高涨,纷纷表示项目内的仿古建筑文化内涵深厚、细节非常精美,设计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罗阳在中建八局亳都·新象项目经理徐迎庆和项目技术顾问、资深古建专家张勇的陪同下,一同参观项目,也对项目工程总体给予很高评价。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在参观过程中项目经理徐迎庆介绍,在郑州的城市发展中,城市更新和文商旅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新的亮点。亳都·新象项目,探讨城市更新中传统建筑与文商旅综合体的结合可能性。通过梳理项目所在区域和历史背景,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以及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记忆的承载功能,利用中建八局在设计施工中的优势,在项目设计中注重文化的植入,旅游元素,以及商业空间氛围的有机融合,提升城市形象,注入有活力的开放空间,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在项目设计工作开展初期,项目部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基础性地研究、研讨、实地调研,全方位梳理各级、各阶段上位规划,在确保严守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力争将亳都·新象文商旅综合体将打造成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据了解,亳都·新象项目占地约46亩,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整体呈南北走向,其中包含了3条主街、多条巷道、15所主题院落及北广场、亳丘广场、儒风广场、南广场等4个文化主题广场,旨在打造郑州市中心最具特色的传统风貌现代都市文化商业街区。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商代都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东南城垣外侧文化展现项目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开放。与此同时,在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规划建设6个协同风貌区,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栽好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全国书画艺术家郑州亳都·新象工程观摩交流活动侧记

  项目技术顾问,资深古建专家张勇向记者介绍:一方面,为打造项目街巷与15个主题院落,营造“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氛围,在项目开工前,工作人员在中原地区做大量实地调研,从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风貌、构造细节等方方面面考据、挖掘、寻根溯源。最后制定方案审批决定,项目将沿用传统院落布局,统一风格,规整布局,错落有致,并增加现代元素以适应商业需求。提取当地建筑特色,诸如硬山或者悬山的屋顶形式,门窗花棂及牖窗、墀头、扭头、脊兽、砖雕、柱础等。同时严格遵守上位规划,充分考虑保护展示东城垣、文庙、玄武庙遗址、铸造遗址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彰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以前的传统民居建筑多封闭,通风、透光、保温等都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因此对建筑的物理空间尺度、形态等进行创新,打造一个让游客感到舒适的开放性空间。同时,项目应用了新的设计理念、现代的建筑技术、现代的工艺和材料。比如,建筑材料方面,不仅使用了老砖、青石板,也采用了玻璃砖、玻璃幕墙、金属等现代材料,采用了黄铜饰面板和目前最前沿的光电玻璃。比如16号院的建筑材料采用了实木和青砖,青砖是团队特意从周边地区收集来的老青砖和老石料,使院落看起来庄重大气、古色古香。不过,这里规划的业态是咖啡轻餐等,未来,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来到青砖灰瓦之间点一杯潮牌咖啡,远眺着古城墙,伴随着清风,享受一份郑州独有的惬意,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新的同时,在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建筑细节中,对墀头、脊兽、木雕等体现民间传统工艺的环节,聘请了非遗大师会同民间工匠进行制作,不仅基于建筑细节的追求,更为非遗的展示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及载体,发扬了传统建筑中工艺的传承,用活态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实现了历史文脉的赓续。

  参观结束后,书画家们对项目啧啧称奇、意犹未尽,纷纷进行现场创作,为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