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以党建引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2024-12-24 11:01:2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薛琳 韩思鑫责任编辑:xmt0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强化基层治理、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生态保护和提升乡风文明,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各地需立足于新时代,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治理有效强化基层管理

  基层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乡村的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质量。有效的乡村治理不仅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还能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工作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村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按照党的要求健全村党组织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组织在村级事务中的领导地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协调各项治理工作。村党组织应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决策效率。此外,村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村中党员也应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通过带头解决身边的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不断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乡村治理氛围。通过党的引导,村党组织应积极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强化法治宣传和教育,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如村党组织可以组织法律知识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为村民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治思维,助推乡村治理的规范、高效和透明。

  产业兴旺推动经济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高质量的党建则为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战略指导。通过党的组织引导,乡村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地方产业。如江西抚州甘竹镇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由镇党委谋划部署、村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不仅提高了乡村经济效益,还能吸引城市游客,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农民收入途径更广。另外,通过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得以加速发展。农村党员可以推动农民成立合作社,集体经营、共享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如福建省寿宁县党员带头办起农家乐,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同时带头成立产业合作社,提供乡村产业经验和技术支持,使当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多业”的产业格局。村党组织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农村居民的市场营销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村党组织可以帮助农民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农村产业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生活富裕改善民生福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民生福祉是根本目标之一。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保证,村党组织通过强化组织和动员能力,能有效推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如党组织负责向村民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包括农业补贴、扶贫贷款、农村养老保险等,让农民了解到自己可以获得的支持和资源。党员和村干部也应成为政策落实的监督者,确保每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都能真正惠及每一位农民,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中间环节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公。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福祉的重要方面,而党建工作能够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提供人才支持。例如甘肃临夏县寺沟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村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面临着较大压力。当地村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村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使得寺沟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显著完善。

  生态宜居促进环境保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生态宜居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宜居不仅关乎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还与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党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党建引领农村环境治理。村党组织成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义务清扫、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激励更多村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村党组织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如组织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传达给每一位村民,使他们了解良好生态环境对自身健康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党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村党组织可以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植无公害、有机农产品,鼓励使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和示范,帮助农民掌握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党组织可以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将农副产品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推广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农民利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最后,党建加强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村党组织可定期开展环境巡查,查处破坏环境行为,如随意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等。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村民积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创造出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乡村氛围。

  乡风文明提升文化素养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基础。村党组织应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强化其对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使党员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此基础上,村党组织可采用乡村会议、文化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广大农民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村党组织还可培育及支持农村文化团队的成立与发展,如文艺表演队、书法绘画协会等,结合传统节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演出,弘扬乡土文化,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党建工作中,村党组织应积极推动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最后在文明新风建设方面,村党组织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通过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文明乡贤”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更多村民向先进学习,营造出争当文明村民的良好氛围。

  通过强化基层治理、推动产业兴旺、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提升乡风文明,党组织能够有效整合乡村资源,与村民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美丽、富裕、和谐的现代乡村。未来各地仍需不断深化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措施,真正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推进。(薛琳 韩思鑫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本文系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4JG019。)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