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探秘全国首个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助力山海关高速服务区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投运

2024-12-17 13:27:06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xmt01

  近日,由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承建的山海关高速服务区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营。这是全国首个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多元融合型服务区。从掀起大干热潮到实现开业并投入使用,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项目团队极限挑战90天,用高效建造跑出建设“加速度”。
 

探秘全国首个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助力山海关高速服务区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投运
 

  蝶变焕新

  昔日歇脚地变身打卡点

  山海关服务区位于京哈高速291公里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作为东北进入华北的第一必经驿站,山海关服务区在2023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榜中位列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原有服务区已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司乘人员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为进一步改善通行质量和效率,山海关服务区扩建升级从蓝图变成现实。

  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服务区将长城文化、山海关古城文化融入建设运营,打造“全国首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服务区”“长城脚下·山海关第一会客厅”。服务区设置79间客房,为过往旅客打造宁静休息空间,南北区停车位由原来303个增加至895个,可轻松承载高峰时段需求,极大改善了停车位不足的状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无限向往。

  服务区内部空间融入古城城楼、牌匾、拱券、砖石等元素,复原山海关古城街巷场景,让司乘仿佛身临其境,在短暂的停留中,也能深入体验到山海关的文化和魅力。

  焕新升级后的山海关服务区带给过往司乘带来沉浸式长城文化体验,成为京哈高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高效建造

  极限创造最快开业纪录

  作为改扩建工程,项目以建设功能性设施为核心,涵盖综合楼、景观休闲、加油加气站、停车区等施工,同时兼顾文旅、休闲等多元化开发,新增游客服务中心、司机之家、休闲景观、主题酒店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

  时间回溯到2月中旬,距离618开业节点越来越近,工程还处于基础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面临工期紧、任务重、地质复杂等困难,如何高效组织交叉作业,实现各个工序“零时差”衔接,考验着精细化管理能力。

  为快速实现高效建造,项目充分发挥EPC管理能力,围绕设计、采购、施工、安装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更快推进建设,项目部在施工组织上狠下功夫,前一工序快完成时,后一工序就进场准备,做到“零时差”衔接,不同工序衔接起来,就是一个完美循环。

  项目高峰期,投入800多名作业人员,开展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全专业穿插施工。从3月1日基础施工,到4月30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再到6月18日实现开业,项目团队用35天完成主体封顶,55天完成二次结构和精装修,90天实现开业并快速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创造了河北省服务区改扩建项目最快开业的纪录,受到各方一致点赞。

  精益求精

  匠人匠心铸就精品工程

  从设计图纸的反复推敲,到施工过程的严格把控,再到后期维保的周到考虑,项目一手抓科技攻关,一手抓转化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赋能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创新应用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技术、高效预制与快速装配建筑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了关于服务区改扩建项目的一整套工艺工法。

  项目地处回填区,土质中含有大量块石,严重影响桩基施工进度。项目技术团队创新思路,形成了潜孔钻引孔回填+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专项施工方案,提前24天完成地基处理。为满足现场快速施工需要,项目应用新型免拆模板体系,省去了传统支模中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工序,不仅加快了进度,还减少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等常见质量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

  施工期间,服务区实行不停业施工改造,往来的车流与繁忙的施工实现了协调有序,互不干扰。为保障正常运行,项目团队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提前规划路线,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保通保畅“不打烊”。这些平面转换的管理组织措施,也为公共设施建造和老旧建筑改造等类似项目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新思路。

  项目将辐射约3114万名旅客、游客,推进“服务区+文旅”产业发展,直接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对秦皇岛市旅游集散及华北、东北地区经济衔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东坡 顾梦璇)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