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贵阳市混凝土协会、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共同组织的“行业协会+院校”混凝土行业产学研工作交流座谈会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阳明书院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制定贵州省行业标准和培养教材的编写,推动贵州混凝土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出席会议的有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再洪,贵阳市混凝土协会秘书长刘光先,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专家库专家杨廷华、唐平洲,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程质量执法检查专家、预拌行业专家、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专家王贵禄,副院长蔡平及协会相关工作人员、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由王贵禄主持。
会议伊始,王贵禄从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以及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贡献几个方面介绍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土木工程学院将致力于加强与省、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的联系,通过技术、信息和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推动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满足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进一步服务贵州地方经济发展。
刘光先表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院校的支持与合作。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科研院校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当前,行业协会与科研院校的互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推动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还能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
杨再洪就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强调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技术研发困难。他认为,通过“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的联动,才能实现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将实战型技术人才与理论型专家有效结合,才能加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市场对高端实务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贵州省混凝土协会与各市州协会要加强联动,在省住建厅、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强化服务能力,不忘初心,以高质量服务好会员单位和行业优质企业,携手共度时艰,闯出新路,推进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围绕“行业协会+院校”模式展开,涉及项目合作、创新研发、行业标准建设和高技术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与会者一致认为,聚集科研院校、优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将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会上,王贵禄强调,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愿意在科技研发、行业标准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行业协会深度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与会的教师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动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
为促进贵州省预拌行业有序良性发展,会议达成共识:由省、市协会和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共同主编贵州省首个预拌混凝土地方标准;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编制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技术负责人和试验室主任培训教材。
座谈会还就如何做好项目合作、创新研发、项目研究与开发、行业标准建设、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家库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聚集科研院校、优质企业、混凝土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才能让整个行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行业优质企业输送、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服务与企业和行业;切实解决企业研发难的问题,提升行业优质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推进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林子杰)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