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故居、吉辰大街9号民居、广州纺织机械厂旧址工模具车间、广州海军学校旧址……这些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广州市海珠区传统风貌建筑。目前,海珠区已公布共三批143处传统风貌建筑,分布于13个街道,包括民居记忆、工业遗迹、村落标志、宗族印记、教育痕迹等类型,集中反映了海珠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和时代特征,凝聚着诸多老海珠人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创新工作方式、下足绣花功夫,坚持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传承好传统风貌建筑,全心全意守护海珠老城的“根”与“魂”。
严谨认定,持续丰富保护名录
根据《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传统风貌建筑是指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对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且未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建筑物、构筑物。
海珠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建筑,而这些老建筑往往隐匿在街头巷尾,默默等待人们的发现。为做细做实传统风貌建筑认定工作,该分局全面梳理辖区内老建筑的基础信息、多次实地勘查老建筑现状情况、反复征求各部门意见、积极与相关管理单位和产权人进行沟通,致力于保护能反映海珠近现代传统风貌、展现海珠历史文化脉络的老建筑。截至目前,海珠区已先后于2020年、2023年和2024年认定了三批共143处传统风貌建筑。
去年5月,海珠区公布第一批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图则,这是广州市首批公布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图则。该保护图则通过划定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建筑价值要素,明确保护要求、合理利用建议、禁止使用功能等,以“文字+图集”的方式,直观明确地为相关职能部门和群众解答了“怎么保”的问题。
今年11月,海珠区继续推出了第二批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该批保护图则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过增加图则文本部分、用红蓝色虚线区分标注保护要素、运用无人机技术对部分建筑进行全景拍摄等方法,力求让保护要求更清晰、保护要素更具体、风貌展示更全面,不断提升保护图则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该分局还探索性开展重点传统风貌建筑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搭建形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该数字模型不仅精准反映建筑的结构、尺寸,同时完整记录了建筑的整体原貌,为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以用促保,助传统风貌建筑新生
活化利用就是对老建筑最好的保护。胡一川故居,原是革命艺术家胡一川在广州的居所,现已活化为胡一川研究所,建筑整体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完整保留内部家具陈设,有机融合现代使用需求,形成集艺术家故居、藏品库房、展厅及研究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展览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又如醵园旧址,现已活化为广州航海学院办公场所,建筑通过适当调整内部空间布局,改善通风采光环境,既保留了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等特色构件,又满足了办公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
为了激活传统风貌建筑的使用价值和效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积极鼓励和指导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责任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化利用,同时不断优化修缮设计方案审查流程,先后制定修缮方案审查、专家评审等工作指引,不断提升审批质效,切实做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规划管理工作。传统风貌建筑的活化利用有了“海珠案例”。
据介绍,该分局会同住建、城管、街道等部门,结合综合行政执法、社区网格化管理、房屋安全结构核查等工作,建立起传统风貌建筑日常巡查工作制度,动态监测传统风貌建筑的现状情况,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制止问题、解决问题。今年4月,该分局还聘请了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现状评估,全面掌握海珠区传统风貌建筑情况。
另一方面,该分局牵头印发了海珠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工作方案、海珠区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标本兼治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为做好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打好制度基础。
同时,切实加强名城保护政策宣传和培训,组织开展《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宣贯培训会、传统风貌建筑政策宣讲会等活动,编制《海珠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手册》图文并茂解读传统风貌建筑相关政策规定,不断提高职能部门、街道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接下来,该分局将坚持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发扬“敢担当、敢创新”的精神,以更加扎实、更加精细的作风,继续做好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工作,为海珠老城焕发新活力贡献规划资源力量。(李春炜)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