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基坑工程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突出应用型教学首先是在教学环节设计 中加入了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将工程案例分析和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相互融合,学生从案例教学中既能增强对专业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也能积累工程经验和培养职业素养。其次,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行业规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行业规范的检索和使用能力,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和应用。
基坑工程课程教学多为基坑设计、基坑识图和基坑施工,在学习基坑设计与施工时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脑海中呈现实际情境才好理解,而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解决这一现象,需要基于新技术彻底地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创建基坑的BIM模型,打破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间的隔阂、直观体现项目全貌,实现多方无障碍信息共享,通过三维可视化沟通,全面评估基坑工程,使施工管理更科学、措施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投资。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坑支护结构—桩锚结构”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简述工程案例在项目法教学改革中的融合应用。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设计了课堂教学各环节。基坑工程设计前期需做好勘察工作,将勘察得到的结果与现有资料等进行结合,完成环境模型构建过程,此时BIM技术的运用强调将地基、基坑、地下管线、周边构筑物以及地质情况融入到模型中,在此基坑上确定基坑支护方案。其中的基坑支护体系在BIM技术运用下主要以三维实体模型式展现出来,设计人员与业主等参建单位可直接通过该模型,对其中的建筑物、管线以及道路等进行观察,若发现有设计问题存在,可直接在模型中整改并验证,可视化效果极为明显,对设计与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1导入工程案例
导入(Bridge),以实际的桩锚结构支护为例,介绍工程背景、工程概况、地质情况、展示基坑工程现场图片。利用Revit软件绘制基坑及支护结构BIM模型。根据设计的桩锚数据,使用Revit中的“系统族”绘制排桩,输入桩径及混凝土型号,然后确定好灌注桩的高度以及它的偏移数值。紧接着在确定了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之后,就可以绘制灌注桩的钢筋。
2.2制定学习目标
引入排桩支护结构的概念,介绍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学习目标(Objective)和学习重点、难点。 BIM技术是以计算机为载体,运用更加逼真形象的表现方法,让学生学的更有乐趣,如通过Revit建立的三维模型,给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建筑物基坑类型,让学生直观的对基坑进行了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Revit中实现漫游,搭建不同的基坑模型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方便记忆,频生乐趣,效果尤佳。
2.3课前测验(Pre-assessment)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差异,以免让教学内容过于超出或过于简单。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能够避免学习的挫败感,保持学生的兴趣。
2.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入汉中市光辉社区A区的廉租房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该工程的技术重难点,抽选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为了集思广益,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宜采用分组实施,固定每个学生的角色和任务,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又相互协作,互相讨论启迪,采用项目法教学。
2.5课后测验(Post-assessment)
以汉中市光辉社区A区廉租房为例,给出工程地质条件、土层基本信息、支护结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基坑的深度、超载荷载值,让学生去计算土压力,包括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计算各层主动土压力合力、计算各层被动土压力合力。
2.6课堂小结(Summary)
总结桩锚支护结构的概念、常用型式及特点,强调知识的重难点:土压力计算、设计步骤、施工方法等。将课程知识点与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同时引入思政育人元素,培养科学精神,树立职业道德,提高环保意识。避免了对育人要素生搬硬套,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德育工作。
3结束语
基于BIM的可视化建模,可以加强学生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直观认识,更好的理解设计和施工流程。利用BOPPPS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有了明显改善,课程的常年到课率几乎是 100%,课堂上学生们能认真听讲,不玩手机,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和教师互动。学生们对岩土工程类课程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主动参与各类大创项目、 竞赛课题等,主动探究未知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作者熊甜甜系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孙慧丽系西安思源学院助教;张安林系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本文系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资助;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理实一体化的BOPPPS与“对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SGH20Y1437 )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