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6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成了2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屋面补漏防漏修缮工程,同步迎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中山纪念堂屋面修缮工程竣工仪式暨穗港澳文物古迹保护利用交流论坛”的举行。活动不仅是对广州中山纪念堂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致敬,更是穗港澳三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其历史的深刻致敬,更是对其未来的庄严承诺。”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汤国华阐述了中山纪念堂修缮的核心理念: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力求在保留中山纪念堂原有庄严建筑美的同时,实现“修旧如初”的精湛技艺,“在文物古迹的守护与传承之路上,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尊重历史,又要不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香港建筑师学会古迹及文物保育委员会顾问林中伟表示:“文物古迹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这也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基石。”
“在众人眼中,古建筑的修缮或显乏味,但在匠人手中,它化作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乐趣探索,以一砖一瓦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澳门世遗建筑保育与修复名匠卢宗宁分享的匠人故事令人动容。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还与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签订共建广州市近现代文物保护利用研学基地协议。未来,穗港澳将继续携手并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共同书写文物保护的新篇章。(孙 牧)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