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思政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如何与这一进程耦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耦合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目标耦合。目标层面的耦合,指将高校的思政教育目标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标设置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着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思想理论引领和实践活动引导双渠道,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围绕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课题,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和行动;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提供广泛的思政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知识体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高校也要加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此真正培养出能够扛住社会压力、并持续奋斗拼搏的优秀人才。
内容耦合。内容层面的耦合,指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其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内容包括三个要点:一是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转译。思政课程中不仅要简单回顾传统文化,更需要对传统价值进行现代解读,比如将“和为贵”的传统理念联系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多元价值观相融合。同时要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提取其中的价值教训,如从改革开放历程中提炼出的创新精神与开放包容的现代价值;二是拓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真实社会事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和实践路径,如其在公民道德建设、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强调法制教育,将法治精神融入课程中,注重公民个体责任的培养,建立正义与富有责任感的现代观念;三是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整合。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政治学,而是要整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融入国际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全面理解现代社会。
方法耦合。方法层面的耦合,指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个人发展。积极在思政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使用数字平台与在线资源、互动平台与社交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交互式学习体验,使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和记忆印象;坚持落实思政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加深对社会问题和民族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围绕社会热点或学科前沿,开展小组项目研究,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定期组织主题讨论课或研讨会,鼓励学生围绕课程内容或时事热点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明的特征,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和分析社会,以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耦合非常有必要。思政教育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中华民族年轻一代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境界等内容应通过思政教育传递给青年学生,以筑牢他们的思想基础和道德防线。未来高校应持续通过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为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其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的魅力和力量,并据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霍泳帆 作者系烟台科技学院讲师,本文系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城下高校思政课嵌入式救育刍议”项目编号为JKY31715。)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