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视觉下 滇西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发展

2024-05-21 14:13:0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李江丽 刘永晓责任编辑:xmt02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规划工作中的“连片分区”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层次、多领域的规划中,将连片分区整合纳入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滇西特色资源的保护与整合,有利于促进不同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为宏观层面科学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开辟了新思路。本文据此对滇西传统村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提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受到政府、专家组织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传统村落要实现振兴,需挖掘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环境,落实特色资源,构筑特色产业链条。住建部部署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凸显差异”的战略,通过旅游串联片区传统村落,实现传统村落“集群示范、整体保护、连片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形成“点面镶嵌、繁星璀璨”的格局。针对不同传统村落的差异,采用集中式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以缓解单一传统村落发展的压力,提升综合效益,形成区域内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滇西传统村落现状

  滇西地理位置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滇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6 000多个。202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了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标志着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由单个发展模式转变为集中连片发展模式。推进传统村落连点串线成片保护利用,有利于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和整合特色资源,实现资源规模化、多样化,促进不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滇西传统村落量多面广,类型多样,有的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条件较好,但拆除传统民居建新房的压力和矛盾非常突出;有的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传统建筑大多破败,保护形势非常严峻。构建适应于滇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划案例研究推进构建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及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探索开展滇西传统村落的连片保护与发展,需要做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特色发掘,并形成差异化的发展之路。目前,滇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保护方式,缺乏动态的开发与资源的协调,导致村落规划不能完全与时俱进。在集中式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更新思路,实现传统文化及各种资源的互补,实现集中连片区域的共荣、共存。

  三、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

  从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出发,论证滇西传统村落采用连片保护模式的必要性。为了识别传统村落的历史信息及其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传统村落的生态适应系统、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承载力,揭示传统村落遗产保护、评价体系与文化传承策略之间的价值关系,提出传统村落聚落环境生态格局优化模型,构建村落聚落环境安全体系。基于新的城市化推进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支持和实践指导。合理探索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发展模式,制定宏观层面的发展规划,将各种传统村落整合为一个区域体系,有助于整合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利游客在村落之间的流动,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滇西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思路

  结合滇西具体实践案例,以生态系统为切入点,在调查分析传统村落历史信息和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规划与政策响应机制的最优调控路径。针对不同传统村落的差异,应进行多元化发展,采用集中式、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以生态适应性为切入点,构建滇西区域传统连片保护与发展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划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聚居环境的文化保护及发展。

  五、滇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与发展对策

  全域统筹共治,建设交通网络,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采取政府领导、村民自治和企业合作三方合作保护模式,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道路,加强区域联动,在无障碍环境下建立一个集中连片的传统乡村地区,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加快资源互补,设施共建共享,根据各地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源头产品的共同开发中强调资源优势、差异化开发,形成优势互补,统筹规划连接集中连片地带,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推进现代功能植入,数字引领,除了实施传统民居的现代化、文物建筑的开发利用等常规措施外,还可以在滇西传统村落建立数字图书馆和文化遗产空间。依托数字摄影技术、虚拟化数字处理软件和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滇西传统村落的基础数据和文化特征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挖掘,展示每个村落的个体特征,为后续传统村落文物的改修、保护、研究和开发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建立“互联网+乡村文化”新模式,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调动村民保护与传承文化的积极性。

  六、结论

  本文介绍了滇西集中连片发展的新途径,构建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发展的评价体系,后续还可从民俗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村庄管理等方面提出管控措施,提升滇西文化旅游景观保护的载体空间,增强集中连片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完整性和创新性。研究结果符合预期,评价体系具有普遍性,为未来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提供了评价标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系保山学院,副教授 李江丽 刘永晓。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滇西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发展研究”(2023J1148)。)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