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有形的视觉艺术,音乐是无形的听觉艺术,两者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给予人民群众审美体验、激发人民群众情感共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古建筑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进行全面化传承和创新化发展对于优秀人民文艺的复苏、社会精神文化的建设、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相互融合是艺术文化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找准音乐艺术和古建筑之间的共通点,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基于音乐艺术和古建筑的基本特点,两者在艺术表达、审美观念、文化诠释等方面存在共通性。从艺术表达方面看,节奏感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音乐艺术作品通过节奏的变化和起伏来演绎情感的变化,以从耳入心的形式激发听者的情感共鸣;古建筑虽然是静止的,但在设计细节处有高低、起伏、疏密、间隔等变化,这种变化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渐强、高潮、重复、休止,给人一种节奏变化的感觉,使得建筑风格既统一又不单调、既多样又很协调,为观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总体上看,音乐艺术的动态节奏感和古建筑的静态节奏感相互统一,都是一种从感官入手的艺术表达。从审美观念方面看,音乐艺术和古建筑的艺术审美趋同,两者有着相似的美学法则。例如,黄金分割比在音乐艺术和古建筑中的应用中十分常见,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凭借巧妙的建筑结构而闻名全球,其高和宽的比是0.618;莫扎特(Mozart)的经典音乐作品《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共160个小节,在再现部的时候刚好99个小节,这两个之比为0.618。在文化诠释方面,音乐艺术和古建筑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皆实现了艺术和文化的有机结合。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风格、播撒传统文化之美,例如《赤伶》《清明上河图》等古风歌曲以戏腔为主的演唱形式,有效推动了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而古建筑中许多设计元素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如墙壁上的彩绘、装饰用的物件、整体的颜色搭配等都是传统美学文化的重要体现。
音乐艺术和古建筑之间的共通性为两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观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中国古人早就在二者的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汉字释义看,古建筑中的“筑”字最早指一种古老的乐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人将建筑视为一种“凝固的音乐”,其主动将音乐艺术和建筑美学相结合,来使古建筑的艺术美感和美学层次更上一层楼。举例而言,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在建造中巧妙采用了声学中的传音原理,会产生“回音”效果,营造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站在景山顶上俯视北京故宫建筑群时,沿着中轴线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中交响乐的主题旋律和对位法。总体上看,古建筑的发展得益于音乐艺术的加持,在音乐艺术的启发下,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大量精美巧妙的建筑设计,使得中国古建筑历经历史变迁仍然在艺术领域熠熠生辉、发光发亮。新时代,我们更应该把握音乐艺术和古建筑之间的关系,以音乐艺术谱写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让古建筑延续其艺术辉煌。
其一,深入挖掘古建筑艺术底蕴,汲取音乐作品创作灵感。音乐作品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呈现形式,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要有优美的旋律,而且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以此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音乐创作者应深入古建筑进行调研,从古建筑的具体构造、元素应用、整体造型等方面探寻音乐元素、汲取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具流动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通过各种乐器的巧妙搭配、各种音色的交织融合来让听众能够透过歌曲的旋律、节奏的变化感悟古建筑之美。从长远角度看,好的音乐作品将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破圈传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和艺术,为古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其二,构建“音乐+古建”发展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走近古建筑的优质渠道。中国古建筑遍布各地,其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音乐场所,文化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古建筑资源举办古建音乐会,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年轻人参加,引导其在欣赏音乐艺术的同时感受古建筑纯粹的美,通过视觉美和听觉美的有机结合来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此外,文化旅游是当前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应利用其来推动音乐和古建筑的进一步融合。例如,在古建筑景区设置音乐广播,循环播放与其文化内涵相对应的乐曲,从视听双重角度有效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增设音乐剧观赏项目,在游客旅游参观结束之后为其提供欣赏古建音乐剧的机会,由游客自行决定是否观看,以此有效提升文化旅游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应将通过文化旅游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古建筑修缮工作,以此达成古建筑应用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无形的音乐和有形的古建筑作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看似互不干涉,但实际上相交相融,在艺术表达、审美观念、文化诠释等方面存在着极强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这为新时代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以音乐艺术谱写古建筑的独特魅力,通过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走近古建筑、关注古建筑、了解古建筑,在推动音乐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延续古建筑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讲师 卢妍希)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