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多措并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本报讯 (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朱红 王国合 ) 深秋时节,走进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马店村,入眼所见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房屋坐落在蓝天碧水间,道路干净整洁,垃圾分类有序……这一幅幅秋日田园胜景让人流连忘返,印证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改变。
今年以来,漯河市统筹发展内涵,坚持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抓手,以实现“五有”标准为突破口治脏、治乱、治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治理难题,目前全域农村人居环境“颜值”得到大幅提升,村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这些显著成效的背后,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出了哪些努力?11月8日,记者采访了该局相关负责人。
坚持常态长效,健全农村垃圾管理机制。成立了由市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各县区也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指导各县区主管部门、各企业全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由11家专业保洁公司对全市所有村庄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实现“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常态化运行。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整治提升、动态清零、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等各类专项行动,紧盯背街死角、坑塘漂浮物等,确保不留一处,狠抓治理,提质提效。着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学习强国、央广网、中华建筑网等各类媒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知晓率和参与率。
坚持创新引领,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模式。在源汇区,随处可见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宣传展板,上面清晰可见垃圾分类示意图及处理流程图。对于垃圾分类这件事,源汇区的居民并不陌生。作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区),源汇区居民从垃圾乱倒,到垃圾不落地,从不习惯垃圾分类,到慢慢地接受,再到日渐形成习惯,这看似“一小步”的改变迎来了绿色生活改善的“一大步。
召陵区召陵镇和临颍县瓦店镇作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推广“二次四分法”、简易堆肥等便捷实用分类方式,以试点带动全市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召陵镇根据各村产业分布情況,将厨余垃圾、农业秸秆及其他有机物垃圾由专人收集后转运到富硒产业园,在产业园高温发酵处理后,用于富硒红薯的种植,探索出可腐烂垃圾处理的良性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生活环境的健康指数。
源汇区把空冢郭镇马店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废电池、旧衣物、废金属等,曾经令人头痛而又无法合理处置的垃圾,如今在马店村很多村民眼中变成了“香饽饽”。马店村建立了积分兑现银行,为村民们办理了积分卡,村民们可以根据垃圾分类标准进行积分,通过积分兑换洗衣粉、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坚持担当作为,夯实农村垃圾治理责任。针对垃圾治理中的薄弱环节,运用顶层设计解决具体实践中的难题,用机制性的举措规范高效率的行为,实现了“搞突击”向“长久治”的可喜转变。
漯河市住建局坚持实行月调度、周督导、日报告制度,由局领导带队,每周深入各县区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实地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各县区工作落实情况,将督导结果纳入考核机制;以强大的督导力度倒逼县区落实责任,强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四个环节’,按照‘五有标准’,持续完善‘县级政府主导+市场化部门运营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职能部门督导’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常态化提质运行,使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环境更优化,生活更具幸福感。”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