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栾文琦 朱红 张艺瑶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顽疾,需要长期抓、反复抓。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加快示范乡镇创建,漯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切实提升村容村貌和群众获得感,扎实推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郾城区:垃圾治理共参与 镇村环境更美丽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以来,郾城区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该区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镇层层建立领导组织,完善考核监督奖惩体系,坚持“随手拍、限时改”,加大问题排查整治和跟踪力度,加压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开展垃圾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等活动3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宣传车24台(次),通过村内广播、村民微信群等,广泛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不乱倒垃圾、不乱堆秸秆,做好“门前三包”,营造人人参与治理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带头作用,组织党员齐上阵,组建780支志愿服务队,在每周五开展“集中清洁日”活动,清理卫生死角、捡拾绿化带内的垃圾,共同营造美好居住环境。
每年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改革,农村垃圾实现日产日清,配备垃圾清运、洒水、扫地、冲刷车等大型机械12台及三分类垃圾容器4000余个,扩建、改建、新建公厕12座,6个镇143个行政村的30多万名群众受益。
各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等4.3万人(次),出动挖掘机、装卸车400余台(次),集中开展环境整治24次,清运垃圾2500余吨,清理坑塘沟渠130余处,清理堆积杂物900余处,整治废弃荒院30余处,拆除旱厕68个,清除垃圾8000立方米;修补镇区脱落墙面1600平方米、路面1500平方米,清理黑臭水体2处,清理小广告7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120余处,清理下水管网2.7公里,种植楸树、白蜡树、玉兰等3775棵。
出台《郾城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郾城区农村清扫保洁作业质量标准》《郾城区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奖惩办法》等,构建卫生清扫、垃圾清运、“门前三包”、污水处理、厕所管理、绿化管护六大管理体系,探索林长、田长、河长“三长”共治机制,高频次督导、高效落实,实现“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网格化管理”。
以镇(区)、行政村、公厕、连村公路等为重点,每个镇高标准打造一条示范环线,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健全垃圾智能分类机制,推行“4+3”垃圾智能分类模式,在村民家门口投放分类垃圾桶,通过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实现厨余垃圾、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等精细化管理;投资3500万元,在新店镇建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有机物收集处理基地,将生活垃圾进行发酵加工,消除有害物质,制成有机肥料。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