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布局更完善 科创力更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一线扫描

2023-10-18 10:52:3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吴涛 陈宇轩 王丰责任编辑:xmt01

布局更完善 科创力更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一线扫描

  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今年以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力,全球招商引资步伐加快,硬件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创新研发机构和成果不断涌现。经济动能澎湃的大湾区,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湾区建设稳步推进 布局更完善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2023年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暨新落成项目集中入驻活动上,囊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9个领域的40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这是今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后河套深圳园区首场集中签约活动。

  在广州南沙区,常务副区长魏敏说,通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到今年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时,南沙“走出去”“引进来”均取得重要成绩,高质量对外开放进展明显。

  据魏敏介绍,“走出去”方面,南沙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已吸引近百家专业服务机构进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引进来”方面,2022年南沙实际利用外资172.80亿元,同比增长72.7%;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实现进口1365.2亿元,同比增长23.2%。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1%。专家认为,随着前海、横琴和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新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正蹄疾步稳地向前进。

  科技设施集群成型 科创力更足

  今年9月底,投资近10亿元的深圳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正在进行启用之前最后的调试。“这个智能化的‘生命铸造工厂’将推动合成生物研究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实验转向大规模、标准化、自动化、高通量的机器作业,效率大幅提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刘陈立说。

  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所在的深圳光明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等20多个科技创新载体陆续落地并投入使用。

  从光明科学城到南沙科学城,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近年来,高端科研资源在大湾区加速汇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起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散裂中子源、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相继落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大湾区加速成型。

  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继续强化粤港澳创新资源协同,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开放共享,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软硬联通”加速推进 湾区更通畅

  内地市民赴香港探亲、购物、看展览、听演唱会;香港市民北上大江南北,领略国家大好河山……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深港两地居民“双向出游”热情高涨,政府也发布促消费政策、惠民补贴,并联合打造消费季活动等,在推动本地消费提质升级的同时互为对方“引流”。

  自今年2月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硬件联通”和制度规则等“软件联通”加速推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便捷流通,三地合作不断深化,湾区正越来越通畅。

  新线路不断接入,新站点持续增加,新票制产品启用……五年来,跨境“双城生活”日益便利。深圳海关数据显示,该关所属西九龙站海关五年来共监管服务通关旅客超3500万人次、跨境列车13.5万列。

  当前,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先后开通,广深港高铁恢复通车;“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深港公交地铁扫码互通等一系列政策已落地实施,各种软硬件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双向奔赴”的便利“桥梁”。

  “越来越通畅的粤港澳大湾区,展现出澎湃的经济动能。”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谢宝剑说。

  (吴涛 陈宇轩 王丰)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