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开启碳标签建设2.0时代 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

2023-07-04 11:04:5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海霞责任编辑:ZH05

开启碳标签建设2.0时代 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

  加快构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碳标签制度,将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由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

  论坛以“碳标签引领全球低碳经济”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来自多方低碳界的专业人士、政府领导、业界同仁专家等500余人共济一堂,就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形势下,我国碳标签如何走好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锚定双碳目标,共研低碳发展新策略,推动碳标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国内外绿色低碳发展、对接务实合作的平台。

  碳标签赋能

  中国低碳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为论坛致辞。他指出,双碳目标建设势在必行,绿色消费大势所趋。碳标签有助于拓宽国际市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推动产品绿色价值链的形成;引发消费市场的变革。下一步,应继续把系统观念贯穿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和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工作中,正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提高战略思维。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在论坛上指出,要积极探索碳标签国际互认机制,继续做好碳标签评价工作标准化,夯实标准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完善碳标签评价领域标准,构建统一规范、国际互认的中国化碳标签制度,让中国碳标签走出国门。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对碳标签工作,提出了三点原则要求和八项工作建议。杨尚宝说,碳标签工作非常重要,且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扎实推进碳标签制度建设,有效支撑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标签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建议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度设计,二是队伍建设,三是标准引领,四是创新驱动,五是试点示范,六是加强合作,七是国际交流,八是人才培养。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政策专家库成员李鹏表示,中国碳标签论坛将作为中国碳标签体系化建设的初始地基,抓住碳中和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构建有利于世界统一碳市场的评价规范,推动适应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及贸易碳壁垒应对对话机制,为寻求双碳目标驱动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探索。

  多点开花

  碳标签体系建设初步完成

  “从2018年到2023年已走过五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完成了初步的碳标签体系建设。”论坛上,李鹏总结了自2018年起中国碳标签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对我国碳标签的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建设,以及在标准机制、数据研究、试点驱动、区域先行、平台建设、供应链低碳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比如,为统一碳标签标识和评价标准,健全适用于全行业的碳足迹碳标签评价规范,论坛上推出了《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暂行)2.0》《碳标签标识》。李鹏指出,结合我国现阶段碳标签发展需求、碳标签促进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的现状,此举将帮助消费者识别绿色低碳产品,使碳排放量透明化,实现了碳标签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他进一步介绍,2023年度第一批低碳产品供应商评价工作已经开启,截至目前,涉及建筑、纺织、化工、农产品、电力电气行业等不同领域的18家企业已获得低碳产品供应商证书。“在我国制造行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下,低碳产品供应商作为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够帮助企业缓解巨大的绿色发展压力,同时促进各行业低碳产品创新的定位更加明确。”李鹏说道。

  论坛同步启动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3-2024)》征集工作,将在行业划分、调研企业规模、案例篇、体系建设等层面更加完善。国内第一本以“碳标签”为主题并进行持续跟踪研究的蓝皮书——《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已于今年3月发布。

  “放眼未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将走进碳标签建设2.0时代。”李鹏进一步介绍,协会未来将聚焦行业、产业、区域层面,积极开展碳标签试点工作。在下一个五年,全面推动碳标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碳标签国际互认,促进包括碳足迹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在内的低碳人才培养,建设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助力中国绿色低碳事业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碳标签有效助力

  建筑业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也是碳排放大户,其在生产、建造、运维等各环节的碳排放问题日渐严峻。如何实现全产业链节能降碳,已成为建筑行业双碳目标落实和路径选择中的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调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文件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李鹏在峰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重中之重。“2020年,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9%,其中建材生产阶段为28.2%,施工阶段为1%,建筑运营阶段为21.7%。可见,建筑行业现已成为全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他用一组数字说明了建筑行业节能降碳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实现建筑全产业链的节能减碳还有一个技术化的手段,那就是碳标签。“以数字化作为落脚点,溯源碳足迹和量化碳排放,碳标签能够帮助和引领建筑行业向绿色转型的未来发展,帮助建筑行业从节能低碳向零碳、负碳跨越。”李鹏认为,实现建筑行业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应用碳标签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活动期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与杭州西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进行了低碳城市会客厅(西溪)揭牌仪式、建筑建材碳标签产业链签约仪式、碳中和产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同时,《建筑碳标签评价指南》标准正式启动、建筑与建材碳标签启动……论坛用一个个项目落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本报记者 王海霞)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