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号称“冰雪仓库”,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狂风裹挟着雪山和冰川的酷寒,将这段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吹得黄沙漫天。
2020年6月,得知青藏高原即将有项目,李月菊多次向公司请缨出战,在她的坚持下,如愿来到了这里。
“坐在临窗的办公桌旁,远处唐古拉山峰圣洁神秘,山下温泉汩汩蒸腾,青藏铁路的火车疾驰而过,109国道上骑行和朝圣者遥望垭口山巅……”这是李月菊笔下描述的第一印象,也是她到唐古拉工作的第一天。
因唐古拉兵站房间紧张,青藏项目部第二标段的战友借住在唐古拉兵站二楼的三间宿舍,其中两间为大通铺,另一间便是办公区,李月菊无法住进兵站的大通铺宿舍,暂时住在兵站外公路南边的餐馆。
那是由几间藏式民宅组成的餐馆加住宿的地方,狐狸、土拨鼠等小动物时常在附近觅食。住了几日,李月菊发现高原上的老鼠是不怕人的,每到夜晚,无论怎么驱赶,都在床上床下乱窜。当时正值中国北方鼠疫爆发时期,内蒙陕西等地已经有确诊病例,李月菊便搬到了公路北边的宾馆居住。宾馆与兵站背靠怪石嶙峋的高山,几只黑熊定居在山腰的洞内,每晚黑熊也会“拖家带口”来到公路附近觅食,因宾馆处于黑熊这种凶残猛兽的狩猎区,故而避免了鼠类等小动物出没。
虽然居住环境恶劣,但细心的李月菊也是经历这些后,才发现109国道南北两边巨大的差异,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法则,她没有恐惧,充满了对新奇的探索。
每年七八月份,是青藏高原短暂的夏季,也是青藏地区的旅游旺季。宾馆主屋为藏式民宅,客房则是彩钢棚搭建两列的房间。骑行或是徒步的人行至唐古拉,会在宾馆留宿一晚,以免室外露宿被野兽袭击。
有次一个徒步者说:“沿着青藏公路走,几百里的无人区,也不会感到恐惧和寂寞,一路都有中国安能的彩旗,还能看见中国安能的员工在施工。坚持到下一个中国安能的彩旗,就可以休息了,就这样一路鼓励坚持走下去。”
另一名旅行者说:“车陷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泥土里,天已经黑了,救援叫不到,最后是中国安能用挖机将车拉出来。”回忆到这一段,李月菊脸上写满了自豪。
2022年,李月菊调到天津盐光互补项目部工作,新能源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多个科研课题立项在天津盐光互补项目实施,同事们都立足岗位,通过师徒结对或其他帮带传教等方式汲取知识、提升能力,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她积极学习专业资格课程,成功考取了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李月菊凭借着较强的自学能力,除了英语以外,还坚持日语、阿拉伯语的学习,积极提升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能力。
李月菊作为财税专业人员,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第二届“天扬杯”全国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在全国5万多名选手的激烈竞争中,通过了题海浩瀚的初赛、复赛,成功晋级决赛。在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领导的鼓励帮助下,最终代表集团公司获得了优秀团体组织奖,为单位和她个人成长进步争取了荣誉。
李月菊还是一名文学“才女”,她在工作之余时刻寻找创作灵感。2022年底,她入选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响应作家协会号召,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创作出更多新时代文学作品。她的中篇小说《碧邺留君》、报告文学《但为安澜自不息》等多部作品曾在解放军文艺等期刊中发表,其中小说《碧邺留君》获得全军优秀中篇小说奖。
李月菊深信“天道酬勤”,为此,始终坚持埋头苦干、勤奋工作、认真学习、勇于创新。她坚定自己的追求、热爱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选择。这朵“月月菊”,凭着乐观和坚韧,绽放在中国安能的最基层,格外芬芳。(曾 艳)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