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企业加速复工满产,用工需求上涨;一边是劳动者外出返岗早,求职应聘忙。兔年春节刚过,劳动力市场就呈现加速回暖“两头旺”势头。
用工热度折射经济温度,透出经济运行回稳向好的暖意。从跨省招工、包机包车接人返岗,到密集招聘、出台资金补贴政策……各地正加力保用工稳就业,推动新一年经济发展“拔得头彩”。
企业用工需求旺 务工人员返岗早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经济加快复苏,多地企业从春节前就开始加速复产满产,带来用工需求激增。
兔年伊始,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用工大省均展开跨省招工,由政府部门人员带队赶赴中西部省份,宣介企业岗位信息,讲解招工引工政策。
“今年开年,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早’。”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说,一是外出返岗早,大年初一起务工人员就已经陆续外出,两成务工人员返岗时间较去年有所提前;二是用工需求旺,不少企业期盼早开工、早生产,节前到输出地洽谈用工,节后立即启动了定向招聘、定向输送。
节后多地紧锣密鼓召开“新春第一会”,安排工作任务,拼经济的力度正不断提高劳务市场的热度。1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比上月提高2.9个和3.8个百分点,表明各类企业用工景气度均有所上升。特别是随着新一批重大项目开工落地,用工需求还将继续加大。
多家企业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近期订单增长加大了基础性岗位的招聘;另一方面是春节假期后对今年发展更有信心,提前为接下来扩大生产招揽储备人才。
密集发送返岗专列专车 多措并举保用工
2月1日,四川春节后首趟省际劳务协作专列从成都东站出发,600余名川籍务工人员乘坐这趟免费专列,赴广东返岗复工。
为保障企业用工,帮助务工人员尽快返岗,节后用工大省和劳务输出省份密切合作,加强农民工出行服务。
1月30日,上海迎来节后首趟务工人员返岗包机,广西柳州、贵州贵阳、云南昆明、甘肃定西、湖南隆回和重庆等多地均发出返岗复工服务专列。
截至1月31日,各地已“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此外,今年以来省际间和省内劳务对接活动陆续举办,一些省份还组建区域劳务协作联盟,使用工需求对接更加精准高效。
1月29日,四川与浙江、福建、甘肃、重庆人社部门签订《省际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协定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劳动力跨省流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四川广安市人社局分别与广东珠海、浙江湖州等7个市级人社部门签订了《市际劳务协作框架协议》。
江苏省日前出台的《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对跨省点对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岗的企业给予实际包车费用适当补贴;对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首次来苏就业且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给予交通补助。
招聘服务全面发力 持续促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线下消费加快恢复,也带动了劳动者的求职热情,务工人员普遍希望早就业、早增收。从各地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看,劳动者进场求职人数较往年增加。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保障用工,由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正在全国开展,持续到3月末,将集中为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帮扶。
人社部数据显示,各类招聘服务已全面发力。截至1月31日,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约16000场,发布岗位近1000万个。多地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均表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元宵节后将迎来高潮。
针对农民工群体,江西鹰潭市建成了“农民工地图”和50万农村劳动力数据库,实现由“人找岗位”向“岗位找人”转变,帮助农民工在家乡就近就业。
重庆市借助“就业数字大脑”,对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智能匹配推送就业岗位,依托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服务圈,广泛开展招聘活动。
接下来各地还将高频次举办分行业、分领域的专场招聘活动,持续推出线上直播带岗、云上面试等,预计一季度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期间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辛华)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