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洱海、绿水青山。在柔嫩时光里读一场雪月风花的传说,这是每个人心中关于大理的梦。而在洱海东岸,杂乱分布的沼泽里充斥着生活污水。雨季由荒芜的半山腰冲刷而下的泥沙流人农田、河道,砖厂、工厂等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洱海。这是2017年以前的大理海东区一角。
大理海东区整体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125平方公里,以荒山荒地为主,是大理市拓展城市空间的巨大载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进一步保护海西、保护沮海、保护农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向荒山要土地、要生态、要发展,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合理分担下关、古城片区的功能角荷。加快大理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大理特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人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此成为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此时,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大理海东山地新城洱海保护水环境循环综合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花园PPP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省PPP项目。看着中国二十二冶的施工彩旗在半山腰随风扬起,项目经理崔建磊意识到,这场对于“金山银山”的保卫战绝不能有任何懈怠。
三年后的今天,崔建磊站在大理海东山地新城锦花润雨水花园的观景台眺望洱海,左侧杂乱的沼泽已被再生水泵站替代,远处工厂、砖厂的厂房也变成花园中的亭台楼阁。这座崭新的海绵城市让他心生感慨。三年来。这片曾经杂乱、荒芜的土地他走过上千遍,三年的时间,近40万平方米的土地完成了拆迁、施工、改造。30万平方米的绿化用地被合理规划、除荒、种植。近12000立方米的土方被开挖、回填,建成了5组沉砂池,蓄水池、潜流池三位一体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如今。草绿了,水清了,阳光温柔的像密织的蚕丝,空气中填满花草的甜香,洱海映出的天空无比澄澈。整个大理海东山地新城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回望这一切,三年的建设历程仍然历历在目。(杨延波)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