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三种连接技术分别是:“套筒浆锚连接技术”“浆锚搭接连接技术”及“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把“套筒浆锚连接技术”作为规程的技术基础。中国二十二冶针对“套筒浆锚连接技术”特性,结合唐山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特点,开始研发“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
国内剪力墙结构多用于高层建筑,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在剪力墙结构工业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是竖向连接技术,如何选择能够满足结构要求、易于操作、便于检查和施工的连接方法是制约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推广应用的瓶颈。
如何解决这一瓶颈?中国二十二冶技术研发团队围绕连接方式、施工方法、操作效果和检查、预制构件制作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调研。针对调研后发现的问题,技术人员又通过对套筒连接方式的试验,开发了第一代搭接连接+套筒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体系。
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又发现此连接技术由于套筒数量较多,底部后浇区域相继增多,生产和安装较为繁琐。面对这个问题,技术人员在符合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听取现场施工工人建议,对墙板底部设计进行改进,开发了第二代连接技术;但通过生产安装发现,钢筋浆锚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工序繁琐,灌浆料能否灌满连接腔无法检测,可能出现套筒未灌满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技术人员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第三代无灌浆的全搭接连接方式。
以浭阳9号楼示范项目为例,与注浆套筒连接方法相比,采用“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可节省灌浆套筒45000个,灌浆料50吨。一层3个单元1000平方米的安装进度可控制在4天一层。施工过程中,减少抹灰作业70%,节省脚手架和模板50%;不受季节限制,工期可缩短20%-40%;工厂化施工构件尺寸精度可达毫米级,三明治保温墙体寿命更长、质量更优;构件蒸养8小时混凝土强度可达100%,节水40%,减少用电量10%,减少现场垃圾和扬尘80%,充分体现绿色施工节能环保。
“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通过专家论证,认为此项技术解决了困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接质量检查难的问题,质量控制更为直观、可靠;从根本上规避了因大量使用灌浆套筒造成的成本增加问题,施工周转材料可大量减少,并可实现工具化、高周转化利用,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此外,该技术目前已获得各项专利60余项。(杨延波)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