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翻山越岭为人先

2022-09-19 17:18:4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杨延波责任编辑:徐雨晨

  坝上草原,风光秀丽,一台台洁白的风机拔地而起,直人云霄,它们以挺拔的身姿迎着呼啸的狂风,傲然蛇立在这片广活的十地上,消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发深人人心,丰宁县利用多风多山的自然条件,积极寻求改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风力发电为人民造福的同时,不断展现坝上草原自然风光,形成人力工程与自然景观和谐结合,助力绿色环保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二冶丰宁森吉图风电项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面生,一条华美秀丽的“京北第一天路”就此展现世人面前。

  丰宁森吉图风电场工程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工程分三期先后建设,跨越丰宁县四岔口乡,万胜永乡、外沟门乡,总距离100公里,其中中国二十二冶主要承相220kV升站、风机和箱零基础、风机和箱变安装,35kV集电线路、风场道路工程等工作,童吉图风电场工程项目作为丰宁县重点城三,是米德区域发展新型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荐的重要工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定点测位是风电项目施工之前的首要工作,因为风电场的道路承载着风机大型设备运输之用,宽一般在6-8米,长度几十公里,无疑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一般形成1原米表+腐殖质层需要200-400年时间。因此地表土是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再加上工程将要施工的区域,山势十分陡峭,常年人迹罕至。所以,在开始道路定点工作之前,项目部把环保理念放在首位,组织测量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筹划测量方案,仔细确定测量点。尽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寒冬腊月,测量人员打起仪器深一脚浅一脚的开始了漫长艰苦的测量工作,在测量时常常会遇到陡峭的山坡,这时只能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才能通过危险区域,打桩,做标记,硬生生在大山中开辟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实践了鲁迅先生笔下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名言。

  对于风电工程来说,良好的天气和道路修建至关重要,而丰宁地处蒙古高原南黄,燕山山脉山区,高处海拔2000米以上,大风、浓雾,阴雨、低温是常有的事情。一年中只有六至九月才是施工的黄金期。特别是进人冬季后风雪不断,最低温摩可达零下40度,中午温度稍高时也在零下20度左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在修建风场道路的时候,施工人员不仅冒着严寒进行工作,项目部还在加大环保护力度的同时,多次派专人去现场考察施工环境,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在道路修筑前召开专题会,制定具体旅工措饰,确定剥离厚度,保存和防护方案以及回填方案。施工人员开工时首先把地表土剥离,用推土机推至合适的存放地点,并在道路修筑过程中每隔一段选一个表土存放点,减少表土运输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道路修筑过后,用机械把道路边坡奔实,再用在放的地表十覆盖,覆十时话当压实,增加与边坡粘合力,避免顺坡向下滑移。一场雨水过后。地表士中遗留的种子就会发芽,春笋般长满道路边坡。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水土流失,避免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针对风场道路表土剥离量大且距离远,施工人员采用“大分散”存放方式,并加大对施工队伍环保制度的宣传,增强参建队伍环境保护意识。(杨延波)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