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千锤百炼铸铁军 雪域高原展雄姿

2022-03-24 10:30:0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杨延波责任编辑:叶子文

  玉龙铜矿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北部江达县,地处横断山脉上段的高山峡谷之间,此项工程是国家工信部有色金属行业规划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规划工程、也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开疆拓土、进军西藏、打造矿山品牌的重点项目。

  普通人眼中的西藏是蓝天白云、雪山草甸、冰川峡谷,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玉龙项目的施工建设者们面对的却是高寒缺氧、人机降效、物资和劳动力匮乏等挑战,他们百分之七十的人因患感冒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引发肺水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因冬季野外施工而引发严重冻疮,甚至有人患上带状疱疹。由于工期紧张,他们连续两个春节在冰冷的雪山上度过,战风斗雪连夜施工已成为常态,他们是一支高原劲旅、英雄团队,他们无愧于二十二冶“西北铁军”的称号。

  敢为人先,勇担重任

  车刚,西藏玉龙项目经理,肩负管理项目和带领团队重任。面对高海拔矿山建设的盲点,他敢为人先、勇担重任,远赴高原担任项目经理,带领西北铁军把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的旗帜牢牢插在雪域高原,开辟超高海拔施工新篇章。

  2019年玉龙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项目团队由于缺乏在高海拔地区施工的经验,初上高原、举步维艰,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资源紧缺、生活条件恶劣、材料周转困难、作业进度缓慢等问题,车刚没有退缩抱怨,而是在实干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他始终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他带领项目团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使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如今他人黑了,也瘦了,但是挂在脸上的坚毅笑容让他更加焕发魅力和风采。

  车刚2018、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劳动模范,2019年被评为中冶集团先进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挑战极限、永争第一”的铁军精神。

  守岗护航,忠诚担当

  刘力永,西藏玉龙项目党支部书记。西藏玉龙项目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唯一的“高原党支部”,在480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上,他带领11名党员和26名职工群众,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齐心协力、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原党支部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全体项目员工迸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挑战极限、永争第一”的铁军精神。在粗矿堆、选矿厂、球磨机等项目的重难点施工中,在顶风冒雪、连夜浇筑的攻坚战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更是主动坚守一线,带领党员和青年团员熬过无数个黑夜,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消毒杀菌、人员信息登记追踪等工作。同时,为保证施工进度,他安排专人积极与建设单位、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联系,明确入藏条件,及时安排各家分包队伍进场作业,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不辱使命,无悔青春

  项目上有一支青年突击队,队伍中大多都是刚入职一两年的员工,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他们来到西藏玉龙项目,尽管莫名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是每个玉龙建设者都必须经受的考验,但能够参与这样伟大的工程却是他们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青年员工杨有宏,2018年大学毕业,仅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组织完成选矿主厂房154个独立基础、2000吨钢结构安装的技术工作,成为同批员工中的佼佼者。2019年4月,因连续浇筑作业,他在冰天雪地中组织施工4个多小时,次日发高烧,从雪山上到医院3个小时的路程持续高烧。医生建议治疗休息一周,但他仅仅在医院治疗了三天,便跟随装材料的车偷偷返回到现场继续工作。2019年,杨有宏荣获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十佳青年”称号。

  青年员工王伟楠,大学毕业后就加入西藏玉龙项目,也是最早一批来到项目部的员工,作为测量员,他总是冲在最前,测量、放线、校核、标记,海拔4800米的雪山加上现场80米的落差,他扛着仪器、拿着图纸每天上上下下数次。2019年春节期间他坚守项目一线时病倒了,女朋友闻讯到项目照顾他一周,也理解了他为什么不能回家过年,两人的婚礼因为工作一拖再拖,最后在休假期间才得以完婚。

  杨有宏、王伟楠只是玉龙项目众多青年员工的缩影,在项目上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无悔青春。

  海拔4800米,是生命的高度;1000多个日夜,是参建者的岁月;高海拔、高严寒、高缺氧,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玉龙项目全员创誉雪域高原的见证。苍茫艰险的雪域高原上,一座座厂房屹立于生命禁区;宏辉壮阔的建设画卷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焕发风采。如今,他们正用信念、坚守和青春建造出璀璨的“高原明珠”。(杨延波)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