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老港区城市更新改造
项目地点丨山东省威海市
建筑类型丨城市公园综合体
用地面积丨113,841㎡
建筑面积丨117,241㎡
设计时间丨2021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丨邹晓霞
建筑设计丨于伟 孙覃佩 王潜 曹敏 刘鹏祥 丛忻 叶婧雅 刘明伟
01项目概况
▲场地现状
威海港1918年建港,是威海卫城第一个商业码头。历尽百年沧桑,2013年威海港搬迁新址,原用地闲置。近年来,威海市着力打造“精致城市”,更新中心(老)城区,威海港成为一个重要的锚固点。设计的开始是为了织补滨水公共空间的一个断点,架起水面与陆地之间的桥梁,嵌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
▲总平面图
02设计理念
▲空间轴线
为了衔接东西向两个重要的山海空间轴线,建筑放弃了恢弘的叙事方式,采取谦逊的地景建筑策略。两条平行的轴线在场地内收拢之后,再次向更广阔的海面发散开去,将城市生活从物理和视觉两个层面延伸到海边滨水地带。以这两条曲线为母线,生成得到了拱背形态,如同巨鲸的脊背微微露出水面的刹那,回应了当地关于鲸骨化石的传说。
▲西北方向鸟瞰
▲鸟瞰图
受限于气候因素、老龄化以及保守的城市规划思路,滨水空间现状是大片的黑松林,一个接一个的绿地公园,非常缺乏活力。设计希望植入复合型功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场所,进而产生交流和激发活力。建筑地下设置停车场和一个精品水族馆,首层设置科普展厅、商业店铺,二层设置儿童主题乐园、景观餐厅,三层设置公共图书馆。东侧巨大的落地窗户“巨鲸之眼”将远处著名的刘公岛,用中国传统园林“借景”和“框景”的手法,参与到公共空间气氛的营造。用地附近曾经有一处著名的公共“大操场”,曾在70年的城市开发过程中被无情的侵占,此次建设当地政府决心在场地东侧复原人们记忆深处的“大操场”,向公众开放,用于比赛、音乐节以及节日庆典。
▲功能分区
▲刘公岛方向看海港公园
▲城市阳台
综合体将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为所有年龄段的使用者提供活动体验,使人们可以在同一座建筑中,共度美好时光。作为商业性的公共空间,综合体还将充当本地居民的“大客厅”,同时作为工作和学习空间使用。
▲东侧观海平台
▲“大操场”夜景
建筑室外场地与城市绿道体系编织在一起,有多条路线,联系地面到屋面、城市到海滨,有意增加建筑的漫游空间,提供令人愉悦“耗时性”体验。层层叠叠的檐下空间、开放的露台,拱起的屋面,人们在建筑“甲板”上享受着海风和阳光,像度假一样。
▲城市客厅
▲城市剧场
设计引入沙滩植物为景观元素;利用海水源热泵;直接取海水用于水族馆;以及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狂风和巨浪所采取的技术措施,都将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的。
▲建筑退台
▲海上视角
03项目图纸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南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