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中国最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之一。“质量万里行”寓意中国的质量工作正面临着千里之行,万里之行;“质量月”作为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始于1978年。在这场全面、全行业提升质量的活动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建筑业自当担起责任,走在前列,以专注、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细作,让遍布祖国各个区域的施工现场都能以质取胜,终让质量强企的版图逐渐清晰可见。
做“主力军”,民用住宅的“看家本领”不能忘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曾承建的浭阳一区三期212号达到交房条件的196户,顺利交房191户,那是浭阳项目建设来各项工作最完善、准备最充分、交房最顺利的一次,而交房过程中业主满意度较高,基本达到了投诉率为零。如此高效率得益于项目的质量管理。
施工中,浭阳新城项目充分体现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原则,进一步结合科学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为克服施工班组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参差不齐,操作手法很难一致,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的问题,项目坚持样板引路,实行标准先行,从关键工序入手,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将分户墙面做法、采暖与非采暖隔墙墙面做法、干混砂浆墙面做法、地面做法等以图片交底形式制作详尽说明,张贴于每栋楼的样板间内,并对新进场工人进行讲解、落实。才外,项目成立检查小组,对于所有的“样板”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确保所设置的“样板”工序真正达到样板标准。
项目大力推行实测实量,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管,将房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开间、进深及净高等进行记录与实测,在墙体阴角时,实测人员用黑色铅笔划线,来确保阴角的顺直。坚持对施工过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数据说话,做到每户、每一个房间都由项目部人员测量,做到实测适量率达100%。
做“领跑者”,建安全稳定的城市“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除了可以有效消除“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现象外,还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它也成为安全稳定的城市“生命线”。2015年 9月,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掀起大干热潮,2016年9月、11月,长春空港新区综合管廊东区、西区工程陆续中标,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通过科学定位,确定转型发展方向,以承建管廊项目为契机,大步迈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新的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探索地下空间,必须以质量先行,才能让“生命线”全线贯通。
各类的交底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基础、最有效的预控手段,也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廊建设中,项目部将影像视频与BIM相结合,使技术交底具有可视性,根据作业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相关要求的专业术语理解不深的特点,项目部组织采用视频、图片、讲解、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简单、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让工人彻底的理解、掌握作业部位的措施要求,使其了解技术质量要求、工作方法与措施,有效避免质量、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EPC总承包模式下,擎起“高新技术”大旗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由EPC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等方面。其优势在于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使各阶段工作能够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较早涉及EPC模式,成功建设了承德大数据项目、中关村承德创新创业大厦等项目,并在实践经验中提出了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即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图设计环节的主导地位,把利润率低、进度慢、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设计成为施工利润率高、施工速度快,易于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设计方案,使项目运作既合理又经济,项目的盈利能力较之工程施工承包模式有大幅度的提高,保证利润最大化。
莫让“百年大计,质量先行”成为口号,也不要让“质量月”只停留在每年的九月份。人人谈质量、人人重质量,势必将会让质量强企、质量强国成为现实,而作为建设者的中国二十二冶,也将迎来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徐静)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