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发展格局。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到203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动力更强、活力更足、发展更安全,成为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规划》提出了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布局、优化户外运动产业结构、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供给、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强化户外运动服务支持6个方面共20项任务,并明确了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工程、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工程、户外运动赛事与节庆品牌培育工程、户外运动普及推广工程、户外运动产业人才培养工程5项工程。
其中,在“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任务中,要求利用风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骑行道等线状道路,串联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滨海度假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自行车驿站、滑雪场等设施,形成全域覆盖、配套完善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供给格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运营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场地设施运营水平。推广“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政府和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建设运营”等公建民营模式,强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业市场化运营灵活度,提高户外运动营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效率。
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工程”中,要求统筹国家、省、市、县四级步道建设,以国家步道为主导、以省、市、县步道为补充和拓展,推动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分级多类、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步道体系。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因地制宜建设航空飞行、汽车自驾、冰雪、山地、水上等户外运动营地,完善停车、供水、供电、环卫、通信、标识、应急救援等户外运动配套设施,加强户外运动营地与交通干线之间的连接。(钟 合)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