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住建部近日印发通知,选取北京市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新路径。试点自公布之日开始,为期3年。
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试点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形成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建造方式。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在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带动自主创新软件、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为稳增长扩内需、壮大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业企业,增强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智能建造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巩固提升行业领先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根据名单,24个试点城市是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刘丽媛)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