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建材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将统一规范

2022-11-08 11:23:4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玮责任编辑:徐雨晨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初步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到2025年进一步完善该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下称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专家日前在解读《实施方案》时介绍,我国定期编制更新温室气体清单,为完成各项履约任务提供基本保障。自2000年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以中国政府名义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5份国家履约报告,得到国际专家认可。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制度,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陆续发布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其中11个转化成了国家标准;印发和修订发电设施核算指南;一些地区和机构还发布了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规范了企业碳足迹核算等。

  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重点部署了四项任务。一是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对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张英健表示,该制度主要用于核定并监测全国及各地区的碳达峰工作进度。该部分核算明确由国家统计局牵头制定核算办法,加强对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电力输入输出等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责任。这意味着对区域的碳排放核算将不仅包括直接排放,也将包括电力净调入的间接排放。

  二是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由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加快建立覆盖全面、算法科学的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张英健说,与区域性碳排放核算由国家统一出具核算结果不同,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是由国家给定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标准,行业企业自行核算。这一类核算方法将主要服务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等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场景。

  三是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实施方案》明确,由生态环境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张英健谈到,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核定上游产品的碳排放。在现阶段主要聚焦于电力、钢铁、电解铝、水泥、石灰、平板玻璃、炼油、乙烯等产品,之后将逐步扩展至其他产品和服务类产品。

  四是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由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数据收集、报告撰写和国际审评等工作,按照履约要求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张英健表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体系,主要用于对外谈判和履约。我国历来注重履行国际承诺,《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有利于推动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级、多类主体、多种维度,不同对象、不同用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和方法也不同。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为了保证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始终服务“双碳”工作大局,必须用统一的规范在“不同”中实现统计核算体系的指向明确、导向一致、权责清晰、程序规范。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部门权责的清晰统一,《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重点任务的衔接有序,将围绕全国及省级地区、行业企业、重点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四方面重点任务,建立统一的工作要求和机制框架;重要参数的规范一致,《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排放因子数据库,大力提高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权威性、可比性,强化数据规范应用。(王 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