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典藏岭南文明 亚厦助广州分馆绽放时代新韵

2022-10-11 10:21:0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钟和责任编辑:徐雨晨

  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典礼在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同步举行。继亚厦装饰完美呈现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室内效果后,亚厦幕墙也完美落地了广州分馆幕墙工程。

  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坐落于广州市从化区美丽的凤凰山麓、流溪河畔,占地面积24.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总设计藏量2500万册(件)。

  中华制式融合岭南特色

  广州分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负责设计。何院士是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一线的学者和建筑师,是岭南建筑界的著名人物。

典藏岭南文明 亚厦助广州分馆绽放时代新韵

  建筑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合中华制式与岭南特色,展示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岭南民俗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在“中国高度、世界广度、技术锐度”三个维度,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打造世界级中华版本文化展示窗口。

  建筑语言的本质是文化内核的向外表现,广州国家版本馆与时代紧密契合,构建了一个让老百姓充分融入的独一无二的崭新文化阵地,使其成为当代岭南文化的殿堂和高地,打造了“内看得见文脉,外望得见山水”的传世之作,将对大湾区文化形成强大辐射力。

  亚厦幕墙承建了广州分馆主体幕墙工程,项目以石材幕墙为主,其余为金属及玻璃材质。作为国家级传世工程项目之一,为贴合项目整体文韵风味,幕墙工程形式丰富,使用的石材造型加工难度大,安装及质量要求也极其严格。

  广州地区炎热潮湿,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功能,何镜堂院士在遮阳、隔热、通风、防潮等问题上进行了严谨科学的设计。

  为了使幕墙安装能贴合设计要求,亚厦 BIM 团队基于建筑师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对现场主体结构进行3D扫描,利用技术手段复核结构偏差,实现了精确化建模。

  具体在BIM基础模型搭建完成后,利用BIM的三维展示功能,发现幕墙与建筑、结构专业之间软硬碰撞时出现的问题,并利用虚拟漫游,对幕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详细地碰撞报告。

  此外,借助技术手段模拟当地自然环境后,可与设计团队及时沟通,同步更新幕墙模型,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针对重难点部位,项目团队使用3D激光扫描采集数据,再利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模拟,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形成设计效果和现场施工的一致性。

  如何打造“岭南印象”

  文沁阁主楼3—7层为深挑檐,是设计亮点也是施工难点。每层楼平面内退,檐口悬挑最短2.5米,最长近7米。项目利用BIM三维模型导出现场定位点,将各版块参数化编号后,通过软件控制切割下料,在参数指令下导出各版块进行预拼装,此举不仅保证了施工精准度,更深度还原了古典檐口形态。

  项目主楼以黑色石材做屋面,灰色石材(芝麻灰)做立面,保留了岭南本土建筑特点。为呼应屋面和立面设计,吊顶也采用了一明一暗的铝板造型进行有效填充。在施工中,先固定小单元铝板造型,再进行整体安装,将两种铝板造型线条的加工误差、安装偏差降到最低,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并让自上贯下的光影效果完整呈现。同时,严格执行工序验收程序,保证每个单元部位一次成优,实现完美的交付效果。

  裙楼部位大胆尝试了多种幕墙组合形式,外立面石材幕墙采用细长石材板块组装的石格栅幕墙,深挖设计细节,提升整体质感,规避了不同面板材料间容易产生的色差问题。

  亚厦幕墙在施工中全面运用精湛的工艺技术,完美体现亚厦工匠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交出了完美答卷。(钟 和)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