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设计能够做些什么来推动全球更深入的联结?9月16日,作为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华建集团主办的“设计共生 智慧赋能——国际建筑设计峰会”在位于上海黄浦滨江的主会场举行。
20余位国际建筑设计智库专家学者,从建筑设计的视角出发,以线下会场结合线上视频的方式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建言,并联合发布《建筑设计上海倡议2022》,其中提到中心城区的更新和改造、建筑尺度问题等议题,由此对城市未来的发展给出建议。
上海作为“设计之都”,其城市建筑本身包罗万象,有老城厢城隍庙的歇山顶建筑,有外滩万国建筑万千气象,有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以实践回应的传统与现代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认为,切不可将城市与建筑片面地当作视觉艺术。上海亟待的不是更多的地标建筑和网红打卡地,而是客观、科学地将城市与建筑当作一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交汇的系统工程。
他在《倡议》中建议,上海要走出中国“千城一面”的困境,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的更新和改造是关键。设计方法和手段要从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中汲取“上海模式”的成功经验,建宜居、高密度的多元住宅街区。而多元住宅模式在街区上“可分可合”,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为未来“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电动化(即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储存和调度),以及应对“极端情境”提供可能性。
在主旨演讲板块,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纽约大学Sheldon H. Solow建筑历史讲席教授让-路易斯·科恩(Jean-Louis Cohen)、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张俊杰分别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建筑遗产、城市与设计共生、建筑设计等方面分享了观点与见解。(黄 松)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