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在一个人的人生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但中煤三建市政公司王赛赛却用6年时间,从一个机电小白成长为连续三年摘得公司电工技能比武一等奖、集团第二届电工技能大赛一等奖,并斩获2021年度安徽省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章的技术标兵,完成了一名基层小人物的逆袭。
比别人多学点
当别人都在惊讶于他能在短短几年间取得这样的成绩时,王赛赛只是腼腆一笑,因为只有他自己清楚这其中的艰辛。他自知没有别人聪明,没能上得了心仪的大学成了他心中一道永远的伤疤。
参加工作后,王赛赛从基层机电学徒工人做起,因为专业知识受限,看图识图成了他职业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别人一听就能明白的问题,他要绞尽脑汁。也曾在无数个被泪水打湿双眼的夜晚想过放弃,但打了一辈子工的父亲告诉他:“你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难道愿意一辈子屈居人后吗?”父亲的话语让他变得坚定。
刚上班那会,王赛赛的工资并不高,但他总是省吃俭用省下一部分用来买书,至今,他床头还摆放着厚厚一摞盾构机方面的书籍。忙碌了一天下来,室友们都早早洗漱睡去了,王赛赛却点起床头的小灯,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
他的成长没有捷径,“就是比别人多学点”。王赛赛手里总是有一个小本,那是他的“百宝箱”。在日常维修中,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认真的记录在小本子上,事后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和向师傅请教,详细记录下来,再通过后期的维修实践不断改进,就这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破解技术难题
盾构机是地铁建设的重要设备,又因其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制造难度大,又被称为“国之重器”。王赛赛6年间参与了盾构机维修、保养、改造、拆装机及始发调试工作,现已成为盾构维修的技术骨干,为施工一线解决了不少难题。
在一次盾构机检修过程中,王赛赛发现拼装机电缆通过卷筒旋转时容易造成多芯控制电缆拉断现象。原装进口电缆比较昂贵,电缆线通过拉扯、摩擦容易损坏,出现故障概率大,而且查找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王赛赛积极配合项目团队展开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利用无线PLC通讯替代拼装机电缆”的科研项目,并成功应用于沈阳水系3标小松盾构机,减少了中间控制线的连接,同时节约了购买电缆成本。
天津地铁4号线8标项目部安装调试盾构机期间,分体始发出现未曾预料的突发性故障,流量计反馈信号受到外部电流干扰导致反馈数据不准确、不稳定。由于现场条件有限,无法完全清除、分开外部干扰源,在做屏蔽、换流量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王赛赛主动请缨,承担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任务。通过反复钻研加之自身经验积累,王赛赛成功对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隔离,最终计算出实际数据与反馈数据吻合,成功解决了外部电流干扰的问题。
因为机器搁置时间过长而造成传感器损坏的问题;因为土压传感器内部浸水造成元器件锈蚀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PLC不工作、通讯异常,推进泵泵头不供油无压力、压力不可调节的问题……王赛赛总能通过不断地摸索和研究,一一解决这些难题,成了同事眼中的技术小能手。
忠诚始终如一
随着业内知名度的提升,不断有人向王赛赛伸出橄榄枝,甚至开出两三倍的薪资来挖人。“没有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清楚自己的一切是怎么来的,做人不能忘本。”王赛赛的语气坚实而笃定。
性格内敛,不善言谈,是人们对王赛赛一贯的印象;但一有急难险重任务,他又总是冲在第一个的人。“天津地铁6号线R4标施工的经历,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施工的紧迫和工程量超乎了他的预估。该工程同时投入4台盾构设备,包含6个盾构端头井加固、三个区间合计盾构隧道4060米掘进,6次盾构始发6次接收和一座联络通道兼泵房。最为重要的是,该线路直通全运村,属于6号线2期重点工程。为保证全国第十三届全运会召开前地铁顺利通车,盾构施工必须在1年内全部结束。时间短、任务重,现场临电、设备安装、盾构机正常推进与吊装、组装和拆解任务尤为重要。
“最大的困难是机电人员不足,还有不少交叉作业。”自项目筹备开始,王赛赛便积极主动投身到项目施工中,积极协助组织机电人员进行临电和施工用水铺设,建成拌浆站和充电站,铺设门吊轨道,始发架反力架安装,进场盾构机及电瓶车等后配套的检修与调试。
短短7个月,王赛赛和团队完成了4台盾构机的下井和安装调试,向业主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施工期间,连续两次打破天津片区盾构掘进记录:在首次创造单月掘进372米记录后,再次创造单月掘进465米的掘进记录。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要多学习和钻研技术,还要再多带几个徒弟,为企业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谈及未来的打算,王赛赛坚定而自信。(刘书卫)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