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规划设计市场开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推出了11项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开放武汉规划设计市场,吸引更多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参与武汉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武汉规划设计水平。11项措施的出台基于什么背景?释放了哪些政策红利?
强化城市设计引导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武汉在“十四五”时期肩负重要使命,将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7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指出构建高起点的规划体系、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实施高效能城市管理,推进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
武汉是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本土设计力量雄厚。目前,约有170家具备规划资质的规划设计类单位,其中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单位有14家,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为强化城市设计的引领作用,为武汉城市规划设计注入新鲜力量,全面提升武汉的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通过吸纳优秀规划设计力量,助力武汉城市品质提升。
扩大规划设计开放范围
加大规划设计推介力度
为放宽准入限制,破除制约外地设计机构和企业进入武汉规划设计市场的体制机制障碍,措施明确提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无不良信用、具有履约能力的境内外机构和规划设计团队、个人,均可进入武汉规划设计市场。”
同时,措施明确了规划编制项目的开放范围,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要求之外的规划编制项目及规划设计项目均在开放之列。另外,针对城市重点功能片区、重大规划项目,将积极利用“众规武汉”等平台进行大力推介。
“‘众规武汉’是武汉面向全球征集优秀设计力量的信息平台,也是全球设计力量参与武汉规划设计的一个线上平台,目前在业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近年来,依托‘众规武汉’平台,我们面向全球广泛征集了长江新区中心片区城市研究设计、武汉图书馆新馆、光谷大剧院、光谷音乐厅、汉阳站等重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收到了境内外众多优秀设计机构的踊跃报名。例如,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方案征集就收到了国内外120家设计机构(联合体)的报名,吸引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等知名设计机构的参与。未来,随着市场准入的全面放开,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设计机构和团队参与到武汉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信息资源
帮助外地机构便捷落地武汉
缺乏基础的技术资料,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困扰许多机构和团队的难题。为打破“信息壁垒”,为规划设计机构提供便利条件,措施提出要依托“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等平台,进一步推进规划设计基础资料信息的对外开放。
“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是国内首家城市仿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以三维城市基础沙盘为基础,汇集了海量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为参与武汉规划工作的设计人员及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城市基本信息、空间地理资料、规划管理数据和相关成果等。除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平台外,我们还打算构建武汉市规划基础信息系统,对武汉的规划基础信息进行系统整合与梳理,为设计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为解决外地企业和机构落地难的问题,措施提出依托“三阳设计之都”等功能区片建设,为外地设计机构、设计团队或规划设计大师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工作室等提供便利。
据悉,“三阳设计之都”是武汉面向全球的设计名片区。为加快推进“三阳设计之都”建设,日前,江岸区人民政府联合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经出台了企业落户和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政策涉及办公用房、企业奖励、人才奖励等多个方面。新引进的企业可以享受三个月的免费过渡期办公场所以及办公用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针对高端规划设计人才,如两院院士、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等,将给予人才奖励,在落户居留及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保障。
除上述内容外,措施还涉及推行责任规划师、设计师制度,共同编制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实行规划设计终身负责制等内容。
武汉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是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区域叠加的中心位置,也是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级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分欢迎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机构和企业来到武汉,参与武汉的规划设计工作。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为设计机构和企业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何灵聪)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