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告别低价 水泥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2022-03-22 11:18:07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梁爱光责任编辑:叶子文

  水泥价格又涨了,而且还是大涨。

  继福建水泥价格大幅上调70元/吨之后,河南水泥价格从3月7日—3月15日累计通知上调100元/吨。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王爱贞指出,煤价、电价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

  面对水泥价格整体偏高的局面,某国内水泥巨头企业市场负责人指出,水泥价格波动受成本因素影响较大,鉴于当前水泥行业在成本端面临的巨大压力,水泥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

  因素一:用能成本上涨

  水泥是传统的高能耗行业,能源成本占水泥生产成本的50%以上。以海螺水泥为例,2020年燃料及动力成本占51%,原材料占比26%,折旧占比7%,人工成本及其他占16%。鉴于2021年煤炭价格大涨,燃料成本或将更高。

  煤炭及电力价格变动对水泥生产成本的影响极大,一般煤价每上涨100元,每吨水泥成本将提升10元—15元。塔牌水泥就曾表示,煤价每上涨100元,影响水泥吨成本约10元。2021年煤炭价格大涨,水泥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是导致去年国内多数地区水泥价格突破历史极值的重要因素。

  2021年煤炭暴涨,直接拉高了水泥生产成本,后期随着国家调控政策落地,煤价回落,但年后在各种国内外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再度上涨,近期部分地区水泥企业煤炭到位价已经达到1700元/吨左右。按照吨熟料实物煤耗150kg计算,相当于仅煤炭一项,每生产一吨熟料就要支出255元。

  另外,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指出,高能耗行业用电价格将不受上浮20%的限制,此举也意味着在电力紧缺时段,水泥行业用电成本也可能较大幅度上涨。

  因素二:环保治理成本持续上升

  水泥企业的环保成本主要来自于厂区环境治理、污染物减排及矿山恢复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泥企业环保成本呈现不断增长态势。

  在污染物减排方面,去年底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近年来,国内不少省份已经出台了针对自身的水泥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政策,但并未全国性普及。而上述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未来超低排放将成为水泥行业的标配。

  水泥行业传统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种,每一项的治理费用都不低(由于水泥生产工艺本身具备脱硫特性,国内有超过50%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用脱硫)。以粉尘治理为例,水泥厂要实现超低排放,必须加大除尘器过滤面积,不仅需要对现有除尘器进行改造,还需要加大后期耗材投入,治理成本大幅提升。

  而与粉尘治理相比,氮氧化物治理难度更大,投入也更大。以水泥行业氮氧化物超低排放采用最多的SCR技术为例,仅前提投资就达到3000万元以上,后期运行过程中氨水的使用及催化剂更换则是一笔长期投入。

  此外,水泥行业还面临严峻的碳减排压力。一方面,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加大碳减排技术探索,如光伏发电、再生燃料及碳捕集等技术前提投入成本都不容小觑;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水泥企业也可能面临购买碳配额指标问题,进而再度加大成本支出。

  因素三:技术升级、产能置换、并购重组、人力成本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指出,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不过截止到2020年底,水泥行业能效由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因此,水泥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节能降碳压力,需要持续加大节能降耗投入,进而短期内增加企业隐性成本。

  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在水泥行业,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日盛。由此带来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仅以当前已经在水泥厂应用的智能化验室为例,投入成本达到数千万元,如果要实现全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其投入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同时,近年来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及并购重组热度不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化解产能过剩、加速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投入。

  整体来看,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环保治理投入增加,加之技术升级投入、并购重组等因素的影响,水泥成本呈现上升态势,进而整体抬升水泥价格,压缩水泥价格下跌空间,低价水泥或一去难返。(梁爱光)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