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未来之城”守护历史文脉

2022-02-15 11:47:31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李凤双 张涛 高博 李继伟责任编辑:黄静

“未来之城”守护历史文脉

  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目前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火热的建设场景背后,一座“文化大厦”也在同步构建。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中同步开展历史文化全面普查,并进行科学性保护。

  “千年大计”与千年文脉

  雄安新区设立4年多来,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77个,总投资额超过6000亿元。

  基建火速推进的同时,在村庄、田野,还有一支队伍与时间进行着赛跑。考古工作者不断寻根溯源,为延续雄安历史文脉留下了重要资料。

  容城县南阳村南阳遗址,是雄安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雄安新区设立后不久,这里就迎来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高规格联合考古队。

  2017年5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当时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成立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秉持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开启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考古队开展了40余平方公里考古调查,发现了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宋金时期,文化发展延续近3000年,考古学文化发展连续,传承脉络轨迹清晰。

  联合考古队以乡镇为单元分组作业,以村为基本走访对象,对雄安新区规划的177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古调查,登记各类文物遗存263处。完成起步区内50处古遗址古墓葬的考古勘探和试掘,勘探面积213.5万平方米,为新区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雄安新区明确了2022年启动区显雏形、出形象的目标。按照规划,到2022年底启动区“四梁八柱”将全部建成,交通路网骨架成型,直通北京的快速通道将打通,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态景观体系基本形成。一处处文化遗存经由考古而愈加鲜活、明晰,让这座“未来之城”与千年文脉交相辉映。未来,一座具有雄安特色的历史博物馆,将生动地讲述这里的千年故事。

  “智慧之光”与美丽乡愁

  雄安在建设智慧之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留住自己的过去。

  一大早,雄安新区郊野公园“蓬山居”——“金玉璞家老宅”前便聚满了来这里打卡晨练的人,大家有说有笑,气氛热闹。

  南河照村“金玉璞家老宅”距今约120年历史,是雄安新区“乡愁保护点”之一。建筑青砖灰瓦的古朴气质与不远处绿色智能现代的容东片区新社区形成不小反差。

  雄安新区2018年专门成立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创新提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并开展全面普查。

  经过深入调查,一批承载着新区人民集体记忆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根。据统计,目前,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总数2600余项。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乡愁专班组长辛公舜说,郊野公园施工时出现了工程建设和“金玉璞家老宅”位置冲突的现象,他们采取活态保护政策,将老宅原址重建工作纳入郊野公园邢台展园项目区的规划设计中,以原有建筑格局、建筑材料为基础,融合地方元素,形成了独具雄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

  即将交付的容东E组团社区服务中心包括健身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养老中心等四个功能区,是未来安置区群众集聚活动的地方。“找到了这棵老树,就找到了家,找到了儿时记忆。”容城县南文营村民文占民说。他们村2019年拆迁,他家的那棵老槐树就保留在原址。

“未来之城”守护历史文脉

  快速城市化与科学性保护

  在雄安新区采访,记者了解到一个叫“乡愁遗产构件保护性拆除”的名词,也就是把不具备整体保留价值的乡愁遗产,如有年头的砖雕、青石板、老砖等,由专业拆除队伍拆下来保存,用于未来建设。

  渔船、渔网、渔叉……在安新县乡愁老物件库房,不仅存放着独具白洋淀特色的传统渔具、农具,还保存着为数不少的雕花老式木门窗、柱顶石、青石板等房屋建筑构件。

  安新县文物保护所所长刘浩正忙着将新入库的一批建筑青砖记录入档。刘浩说,将来可选择合适区域对相关乡愁记忆做合理的再现展示,做到传统与现代并存。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的前世今生都有详细的记录,未来它们一定会“活”起来。

  在大规模的征迁中,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城市社区。面对这种情况,雄安新区正在使用数字手段打造“云空间”,用科技力量守护古老文明,用文化之火照亮“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成立专门团队,用视频、照片、VR等方式,记录雄安新区的老树、老房子、百姓生活等,并以此建立起“数字乡愁”文化平台,百姓将来通过网络就能直观感受到自己乡村的“前世今生”。

  “方言是乡音,也是另一种文化符号。”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宋少俊介绍。他们已经完成了对雄安三县方言发音的符号化数字化研究,在雄安新区社区、小区、道路等命名领域,正在聚焦打造智慧地理文化数据库,力图建成雄安文化图谱。

  目前,新区正在筹建两座保存农耕和渔猎记忆的博物馆,同时还在谋划水乡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工程,以保护和传承原有水乡的村落风貌和人文景观。

  灵动的淀上轻舟,韵味悠长的古乐,惟妙惟肖的芦苇画……未来,在雄安新区,人们置身于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等特色产业和创新片区,但转过楼角,还可以寻找到民居、古树……(李凤双 张涛 高博 李继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