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拉开城市框架,161项重大工程拔节生长,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推动重点功能区、重点项目展现新节点、露出新面貌。
新年伊始,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站工程现场热火朝天,伴随着上千名施工人员与上百台大型机械设备昼夜轮替同时作业,铁路站房地下候车层结构正式完工,这座全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综合枢纽开始进入未来用于“跑火车”的轨行层结构施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副中心站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以及推进整个新城市建设的一个示范区。地上有139万平方米的施工开发,包括办公、商业、酒店等,对推进服务中心的产业发展升级,推进区域职住平衡有很大贡献。”
2021年,城市副中心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城市框架全面拉开。行政办公区二期加快建设,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工程、地铁17号线2项已建设完成,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北京东至通州500千伏线路工程(北京段)全线架通,田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基本建成,通州堰三大防洪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北运河通州段河道实现全线旅游通航。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全面提速,城市绿心三大公共建筑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实现了“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
2021年,超级工程的拔节生长也助力了城市副中心城市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八通线一号线实现贯通,八通线南延、七号线东延顺利运行,区域内轨道交通达到6条,轨道运营里程达到40.08公里。建成南水北调通州水厂等一批供水设施,集中供水能力达到53.5万立方米/日,能源供应能力大幅上升。
2022年,城市副中心将继续围绕城市框架成型、主导功能基本稳固、城市品质提升、民生保障增强等重点领域,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初步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6个,切实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全力展示城市副中心发展新形象。(韩银丽 李岳)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