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城镇建设> 正文

酒泉市以农房改造提升为牵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2-12-26 14:55:42来源:新华网作者:马学全 郭晋良责任编辑:徐雨晨

  近日,走进金塔县羊井子湾乡会水新村农房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一幢幢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目前,项目工程已进入装修入住阶段。会水新村农房改造项目,是今年酒泉市农房改造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酒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战略部署,全面落实“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西样板为目标,把农房改造提升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狠抓工程建设质量,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确保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为确保农房改造顺利开展,酒泉市先后组织协调开展村庄布局优化调整4轮次,优化行政村村庄分类435个。优选专业机构高质量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全市342个发展类村庄启动规划编制,完成初步成果和报批实施224个。

  走进肃州区东洞镇旧沟村,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民居拔地而起。“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范祥录说。

  酒泉市建立健全“乡级初审、县级评审、市级审核”的三级评审审核责任机制,组织住建、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及规划、设计等领域专家,围绕规划引领、设施配套等6个方面20个子项,制定酒泉市农房设计负面清单,在各县市区依法评审基础上集中审核,对126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农房建设示范点规划设计方案,提出437条修改意见建议。制定《酒泉市2022年农房改造建设示范点总体设计导则》,为加强村庄风貌引导提供参考,有效防止“千村一面”。

  酒泉市坚持把农房改造提升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带动基础设施配套和乡村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和生活品质。通过深入调研,提出2022年农房建设工作思路,制作“三图两码六清单”,搭建“互联网+民情民意”平台,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平台和渠道。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807条。

  近期,金塔县羊井子湾乡部分村民搬进了温暖舒适的四合院式老人幸福院。老人幸福院共建房屋20栋,主要供65岁以上老人居住。柳玉锋老人的房子自己只交了1万元,乡政府补贴了4万多元。个人出“小头”,政府担“大头”,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也圆了老人的“新居梦”。

  酒泉市积极探索实行“政府支持、农户自筹、金融助推、社会参与”等多元融资模式,结合实际出台以“资金补助+贴息贷款”为主要形式的补助政策,配套制定宅基地腾退交回补偿、拆旧宅进城购房补贴等具体办法,有力保证了农房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至目前,全市开工建设农房改造点117个10072户,其中拆除腾退和风貌改造1753户、新建农房8319户,完成固定资产入统16.4亿元,各项进展达到预期计划。

  为保障农房改造质量,酒泉市强化监管督导,把实地督导检查作为严把质量关口的有效抓手,重点检查农房改造示范点选址、软地基处理等关键环节,实行清单销号,建立问题整改闭环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两手抓、两手硬。(酒泉融媒记者 马学全 通讯员 郭晋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