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城市管理部门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结合2022年路网更新和停车治理专题行动,“见缝插针”修建停车设施,既缓解了市民的“停车难”问题,也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率。截至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已建成小微停车场149处,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挖潜存量土地资源 配套智慧服务设施
针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的民生痛点,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各区城市管理部门按照便民利民、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对部分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存量资源挖潜,建设一批占地小投资少、建设快、用地灵活的“小快灵”小微停车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停车要求,“点对点”“心贴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让市民停车更加方便实惠,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多渠道收集市民意见,汇总群众需求,将小微停车场就近设置在停车刚性需求较大的区域,满足了市民的停车需求,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市民停车更加便捷。同时,在筹划小微停车场建设时,贯彻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的理念,配套智慧停车设施,提升了建设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为市民提供了实惠的停车服务。
记者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几个小微停车场看到,该区劳动三村机械停车楼等小微停车场,投用车位1400余个,基本实现无人值守、无感支付。已投用的小微停车场有效缓解家长接送孩子、市民就餐及周边老旧小区居民停车压力。
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道路交通更加畅通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利用部分城市资源,“见缝插针”修建停车设施的一个缩影。
大渡口区跃进村小微停车场利用医疗卫生用地缓解了重钢家属区停车难问题;江北区溉澜溪桥下停车场,利用桥下空间缓解了诚善中学以及周边小区停车难问题;渝中区储奇门码头停车场,结合两江消落区环境整治建设了197个车位的小微停车场,缓解了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停车难矛盾;渝北区金紫山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停车场,满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需求。
小微停车场建设不仅满足了市民停车需求,临近区域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也大幅减少,道路交通更加通畅、“生命通道”更加安全。记者在重庆市高新区采访发现,该区西永大桥桥下停车场——永嘉停车场建成投用后,乱停乱放现象明显减少,周边路网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渝中区大黄路停车场建成投用后,大黄路路内停车泊位车辆停放数量明显减少,道路更加畅通。两江新区结合“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建成怡景路停车场,投用后加强了建工依山郡、象屿两江公园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生命通道”更加安全。
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精心扮靓城市“颜值”
重庆建设小微停车场充分利用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地块,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同时以停车场建设带动城市管理综合整治,一些脏乱差地块的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记者在重庆市南岸区亚太路停车场看到,该小微停车场是利用道路旁加油站闲置用地而建设的,建设时对地块进行了综合整治,受到市民好评。北碚区缙云幼儿园停车场,将街头游园和小微停车场相结合,设置59个停车泊位,绿化面积7500平方米。巴南区金龙惠民停车场利用闲置地块建成,改变了该地块原有脏乱差的面貌。“这样的小微停车场,既有‘里子’也有‘面子’。”市民陈菊说。
据了解,在总结中心城区小微停车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明年将组织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小微停车场的建设,让小微停车场这一民生工程更好发挥效用,解民忧、暖民心。
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道桥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了《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按照工作要求,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牵头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小微停车场建设,计划到年底新增泊位1万个,现在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