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通州区漷县镇翟各庄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李冬伶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并没有急着回家,她骑上电动自行车,开启一项特殊的“任务”。“村里的自建房很多都用于出租,有的院子同时住着十几名租客,消防隐患马虎不得,尤其到了秋冬季节,用电、用气更得格外注意。”李冬伶是本地的村民,也是一名安全巡查员,村里用于出租的经营性自建房是她巡查的重点。
来到一处出租院落,一台洗衣机正在“隆隆”地转动,插线板躺在地上,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跑跳中时不时就会踩到电线。李冬伶赶紧拿起插线板,放到洗衣机旁的架子上,并提醒租客:“插线板可不能随意丢在地上,何况还正连着电洗衣服,要是洗衣机漏水导致插线板短路,或者孩子不小心碰到,可就危险了!”租客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下次一定注意。李冬伶环视了一圈,没发现其他安全隐患,这才放心地离开,推上电动车前往下一家。
李冬伶告诉记者,村里的自建房不比小区里的住宅楼设计完善,有些自建房没有预留洗衣机的水管接口,只在院子里铺设了公共水管,每次大家要洗衣服时,得先把洗衣机推到院子里,再从屋里把电源线接出来,才能给洗衣机连上水、通上电,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也就频频出现。“个别租客图省事,会直接在租住的卧室里炒菜做饭,还有一些老人习惯冬天烧柴火炕,用气、用火的隐患也不能忽视。所以我几乎每天都要在村里溜达一圈,今天转转这几户,明天转转那几户。”
其实,安全巡查员的工作只是村里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在翟各庄村,除了安全巡查员,还有更多专业人士进行房屋体检、安全评估、定期培训等。“村民有这么多福利,正是因为给自建房上了保险!”李冬伶说。
缘起
医院周边平房院落成租房热门
“以前我们村没什么租客,自建房都是自住,但从今年起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姬先生说,去年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不少外地患者前来就医,很多患者和家属一待就是一两个月,都想就近找地方住。“我们村离医院很近,步行也就十来分钟,而且都是平房院落,不用爬楼,有患者看上了这里的便利条件,来村里问房子能不能出租。我的房子是几年前建的,平时也就我们一家人住,剩下的两三间房闲着也是闲着,要是能租出去,患者方便看病,我还能增收,一举两得。”不光姬先生,很多村民也纷纷将自家的自建房出租出去,一来二去,翟各庄村成了租房热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村300多户宅基地中,86户都迎来了租客,成为了经营性自建房。
然而,随着租客的增多,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有的院落比较大,村民盖了近20间房,以前一家四五口人住的院子,一下子住进20来户,如何进行人员管理,用电用气安全如何保障都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通州区住建委市场科科长郑晴介绍说,近年来,村民利用自建房开展经营性活动日益常见,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早期自建房土地、规划、建设审批手续并不完善,而且也未经过专业设计和施工,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旦原本用于自住的房屋用来出租,使用用途、方式、承载人员等都发生了变化,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郑晴举例说:“村民自己盖房时不会去请专业人员来对电路的用电负荷进行评估,自住可能没什么影响,可一旦用于经营,租客多了,用电量大了,是否会超负荷就成了未知数。更不要说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对原有自建房擅自进行加层加建了。”不仅如此,利用自建房开展经营增加收益的同时,村民也是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面临事故赔偿、灾后重建、第三方损失、邻里社群关系等复杂问题。
通州区对经营性自建房的安全问题极为关注,针对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建设合法合规性、消防安全、经营安全、治安隐患等进行了综合整治。“综合整治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困扰大家的是,如何才能避免出现‘检查一次、整改一次、反弹一次’的问题,把整改的成效一直延续下去?”郑晴坦言。
探索
创新村民自建房“保险+服务”
为摸索出一套农村经营性自建房长效治理机制,通州区住建委牵头消防、公安、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以及有关乡镇,参照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承保机构的构成,召集7家保险机构,经过多次讨论和沟通,商量出一套给经营性自建房上保险的方案。“这在推动自建房安全管理上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郑晴说,“漷县镇翟各庄村正是其中一个试点。”
漷县镇宅基地管理科科长金新告诉记者,投保之前,保险公司和相关部门一起给房屋做“全面体检”,并给房屋的安全系数“打分”,只有不加盖、不私搭乱建,符合规范的自建房才能参与投保,而且分数越高,保费越低,最低的一年只需500多元。投保后,若房屋发生火灾、坍塌、电气泄漏等事故,保险可承担家庭财产损失、房屋主体及装修等损失,以及租客等第三方的人身财产损失等,总保额达380万元。“这种投保的方式,一是激励村民主动消除隐患,引导房主认识自己是房屋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从源头减少不合规的自建房;二是万一出现意外,也能通过保险机制化解房主与租客甚至周边邻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金新表示,翟各庄村从今年夏天开始对自建房投保做宣传,“村里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保险公司也组织过宣讲会,让大家了解投保的意义,可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自建房没有审批手续是大家心里最大的坎儿。”他解释说,根据《通州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2020年以后宅基地自建房都有严格的审批手续,但早期的自建房各项手续并不完善。
“我一开始也为这事儿犹豫,就怕真要出了事儿,保险公司让提供这手续、那手续,不然就不能走保险,那我每年投保的钱不就白花了吗?”村民姬先生说,“后来属地的工作人员来给我们做解释工作,明确了我们这类自建房,只要不加层加盖,不违反规定,就能享受保险,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村里还有一对年轻夫妇虽然很重视自家房屋的安全问题,却又力不从心:“谁都不想自家房子出事儿,我们也清楚自己有管理责任,可我们平时在城区上班,只有周末才能回村里,实在没办法天天盯着,怎么办才好?”
金新告诉村民,保险公司联合村委会,指定专人作为安全巡查员,对投保的自建房进行日常巡查,并且定期聘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和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一旦发现隐患,会立即与房主和相关管理部门共享,此外还面向房主开展安全知识、案例讲解、日常检查维护等专业培训。村民的疑惑和担忧都消除后,大家的积极性很快高涨起来。10月份和11月份组织了两次签约,全村86户经营性自建房,目前有81户已经投保。
郑晴说,通过这样一套保险机制,房主、租客、保险公司和属地能劲儿往一处使,不再是谁查谁、谁管谁,大家都奔着确保房屋安全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对房主来说,不仅主动参与治理,还有专业人士帮忙保障房屋安全;对租客来说,多了一份监督,更多了租住期间的安全保障;对基层政府来说,引入社会资源,各方合作,也让工作更高效,“大家互相使劲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