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城镇建设> 正文

上海金山区亭林镇:“旅店式”出租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

2022-11-15 13:27:24来源:人民网作者:黄勇娣责任编辑:徐雨晨

  “我家有20间房间出租,共有租客近40人。碰到有人回老家探亲,临走时特地跟我报备了,他们回来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在金山区亭林镇东新村4组,房东顾阿姨就像一家小旅馆经理,每天主动关心了解每个房客的情况,提醒大家及时做核酸检测。

  作为金山区外来人口最多的“城中村”,东新村共有500多栋出租农宅,最多时有外来租客上万人,就像一个“大型旅馆”。几年前,“治安差、管理乱”是东新村的最大痛点。2019年,该村探索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旅店式”工作法,参照旅店“租前审批、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管理模式,通过“以房管人、服务留人、安居助人”解决“城中村”治理难题。

  三年运行下来,东新村“旅店式”工作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去年,该村110报警数比2019年下降90%以上,村里农宅出租的租金翻了一番,村民和租客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目前,这一模式已在亭林镇亭东村、龙泉村等外来人口集中的村居推广。

  租金翻了一番

  “探索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东新村被称为‘全区最乱的村’,我们一直琢磨到底怎么改。”东新村党总支书记王春欢告诉记者,东新村不仅挨着亭林镇,还紧邻上海湾区高新区和亭林工业区两个工业园区,全村农宅出租行情一直特别好,住在村里的户籍人口只有1200人,但外来人口却有9倍之多,人口严重倒挂,治安和消防问题突出。

  2019年上半年,东新村倡导村民对出租屋进行达标改造,验收合格发放绿牌。改造包括电线穿管、厨房移出卧室、电瓶车充电设在户外、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配备灭火器、安装防火门等。“刚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觉得房子是自己的,想怎么出租就怎么出租,村里管得太多了,大家配合度不高。”王春欢坦言,更难的是,这些整改项目还要房东自己掏钱。

  经过村干部耐心做工作,党员带头、骨干示范,第一年总算有100户人家通过达标验收。对于挂绿牌的出租屋,村里提供免费中介服务,在平台上给予优先推荐。整改户很快尝到甜头,不仅空置率降低,而且租金几乎翻了一番。到2020年底,全村出租户100%挂上绿牌。

  东新村3组的卫阿姨家,出租房屋已有10多年,现在有24间房间。她家的一间间出租屋整洁有序,公共区域配备摄像头、灭火器等,户外遮雨棚可供电动车停放、充电。三年前,村里刚试行“旅店式”管理,不少村民还在观望时,卫阿姨成为第一批响应整改号召的村民之一。

  “我们安装监控,配备灭火器,原来电动车都是飞线充电,现在安装了集中充电桩,既方便又安全。”卫阿姨说,虽然改造花了点钱,但房租也随环境变好而上涨,“改造好就可以拿到绿牌,原来一间三百元,现在能租五六百元,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

  为了方便租客找到可靠房源,村里在每户出租房门前,用红、黄、绿牌子标出等第,绿色可以出租、黄色有待改进、红色禁止出租。如此一来,村里及时掌握外来人口信息、村民有了安全可靠的房客资源、外来务工人员更是有了最全面的房源信息。

  48岁的曹女士告诉记者,三年前,自己和丈夫在顾阿姨这儿租了一间房,住得很舒心,“要是遇到下雨,房东阿姨还会帮忙收衣服”,自己应该会一直租住下去。一些老租客也表示,虽然现在租金贵了,但内外环境更安全规范,服务也更周到,住着更踏实了。

  信息平台“管人”

  如今,每家每户有哪些租客,在东新村的信息平台上一目了然。2020年疫情期间,要追溯人员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东新村只要一键搜索,相关租客情况一目了然。

  记者看到,“旅店式”管理服务的总台,就设在东新村村委会,出租前,“旅店总台”把出租房屋按照“一户一档”进行编号备案,并根据出租屋建筑、消防、治安等状况,实行分级挂牌。租客必须先在总台登记信息,才能去村民家租住。

  目前,全村506幢出租房都被赋绿牌。东新村还将全村划为6个分片区,设立门户责任区,将服务管理覆盖到每名租客,串联起村域治理“一张网”。今年疫情封控期间,每个房东每天都要对每位房客敲门点名,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统计大家要购买的物资,并负责发放等。

  在房屋出租期间,村里实行“3+X”动态管理,即联合平安办、派出所、安全办等职能部门组建验收小组,将外来人口管理和租赁房屋安全检查纳入党建网格员日常工作内容,按期进行巡查走访和平台租赁数据比对复审,确保做到“即住即采、即离即消”。

  在“旅店总台”实体化运转基础上,东新村建立房屋租赁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和手机应用“东新+”App,集成大数据系统,向房东、租户同步开放端口。工作人员介绍,“绿牌”房东可将出租房间数量、价格、图片上传至软件系统,经“旅店总台”审核发布。租客可在平台直接搜索价格适中、安全可靠的出租房屋,线上登记人员信息、签订租赁协议等,在“旅店总台”办理入住手续。

  自治共治“留人”

  前不久,房东老王家一位租客换了工作,上班地点远在松江叶榭镇,但他还是不愿搬走,“在这儿住了七八年了,和房东相处十分融洽,村里越来越整洁,管理也规范有序,很有归属感”。

  如今,在东新村,每季度都会举行“美丽家庭”评选,由老书记、老干部、德高望重的村民对每家每户进行验收打分,评选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美丽庭院、三好房东、平安之家等,之后张榜公布验收结果,年底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米面油等实物奖励。虽然奖励微不足道,但每户村民都格外“要面子”,总担心自家分数会被打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积极。

  这两年,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东新村还将“旅店”服务功能体系作为建设内容之一,联合“房东+租户”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口袋公园、“三牛”广场、“河畔乡愁”党群服务点以及“四好农村路”等。曾经荒废的3组、10组旧仓库,也变成村民和租客休闲议事的党群阵地。如此,逐步实现租赁业态、环境、居住人口结构等多方位转型升级。

  “探索‘旅店式’管理,不仅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也让乡村环境‘优起来’,更让乡村文明‘靓起来’。”王春欢表示,“旅店式”管理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优化了“城中村”长效管理,激活了外来人口与本土村民的联系纽带、互惠纽带、情感纽带,以人口要素流动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增颜值、群众创价值。“接下来,我们将升级2.0版,推出星级管理模式,根据房东服务品质,进行一星、三星、五星的等级评定,进一步提升租户的‘幸福指数’。”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